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民族大學>>民大新聞資訊

錢志寬:織密織實校園疫情防控“保障網”

2022年10月12日08:41 |
小字號

校園靜默管理,停止堂食,如何解決12棟樓、8000多學生的餐飲問題?

面對巨大的物資需求,如何滿足師生所需、防疫要求,同時做好相應儲備?

此前,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在貴州民族大學花溪校區,后勤管理處黨員干部職工迎難而上,不敷衍、不推諉、不懈怠,按照學校要求,攻堅克難,全力落實疫情防控任務和服務保障工作,扛起了“疫情防控服務保障第一線”的重任,為學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錢志寬與后勤人員一起搬運食材。

錢志寬與后勤人員一起搬運食材。

“早餐6點,有面包、牛奶﹔中餐11點,炒菜配飯送達寢室,晚餐4點半開始送餐,都有專人配送。”貴州民族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錢志寬目前負責花溪校區疫情防控后勤物資調度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學校裡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現在校區每天消耗的蔬菜在4000斤,大米在6000斤左右,還有凍品肉類在1500到2000斤之間,學校有穩定的物資保供渠道,學生和校內教職工們在生活上都有較好的保障。”錢志寬說。

后勤工作點多面廣,當時,后勤管理處有4名在校老師,2名校醫院醫生,還有物業和安保工作人員113人,食堂從業人員76人,負責協調校園內物資運輸、核酸採樣、安全衛生管理和用餐保障等相關工作。有的每天早上三四點就起床,准備飯菜,保証師生能按時開飯﹔有的深夜一二兩點才下班,要盤點檢查,入庫、出庫、返庫、對賬、核酸檢測物資資料准備、記錄整理……哪一點也不能出錯。有時一個人頂幾個人用,工作量翻番。但沒有人喊累,叫苦,大家在后勤管理處的統一調度下,工作井然有序。

錢志寬到食堂清點物資。

錢志寬到食堂清點物資。

“早上凌晨4點要組織學生們做核酸檢測,后勤工作人員得提前一小時做好准備工作,再配合每棟樓的樓棟長、樓層長以及醫務工作者開展檢測工作。”錢志寬說,十幾天來,大家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大概隻有2個小時,經常是倒下床立馬就又來電話,剛忙完這項工作,馬上就得投入下一項工作中。

工作這麼多天來,讓錢志寬印象深刻的是由學校一批退伍軍人帶領一些有從軍想法的同學自願組成鐵拳團,為學校做志願服務,他們身穿迷彩服,從事維護學校秩序、物資搬運等工作。

“記得有一天晚上,大家搬運物資直到凌晨4點左右,他們沒有絲毫怨言,而且精神抖擻,看不出一點疲憊狀態,讓老師們非常感動。”錢志寬表示,同時也很感謝前期從事志願服務的全校223名志願者們,他們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盒飯轉運、核酸檢測以及日常服務工作等,也非常辛苦。

深夜,錢志寬與志願者一起搬運物資。

深夜,錢志寬與志願者一起搬運物資。

此外,疫情期間,為民大花溪校區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獻的人和事還有很多。后勤處的彭昌涌老師在物資調配、轉運工作中任勞任怨﹔陳小東老師負責學生送餐、物資儲存,工作井井有條﹔作為學校退休返聘老師,龔萬裡老師更是以身作則,積極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食堂從業人員在人少事多的實際情況之下連軸轉,不僅要負責做飯炒菜,還要為8000多名師生打好盒飯,並送到各個樓層點位,還要參與裝卸大量食堂物資,盡管累到腰酸腿痛,但他們無怨無悔,默默地堅持著。物業管理與服務人員面對陡然加大的工作量,大家勤勤懇懇,全力以赴,做好環境消殺、衛生保潔、房間通風、垃圾清運等工作,努力為在校師生提供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為了更好的統籌后勤工作,現在每天上午9點,大家會在一起對當天工作統一做出安排,下午7點,一起做工作總結,每天兩次的碰頭會,再忙也從不間斷。”錢志寬說:“大家配合默契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校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做得更扎實。”

錢志寬說:“學校全體教職工和防疫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在校學生們的理解與配合,使得校區總體的疫情防控管理成效顯著。”(文/何登成 圖/受訪者提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