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碧江視窗>>時政要聞

碧江:十年奮進 碩果累累

2022年09月27日09:26 |
小字號

碧江十年奮進,十年高質量發展!

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原縣級銅仁市撤銷,設立碧江區。十年征途,十年奮進,碧江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決勝脫貧攻堅、建成全面小康、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等宏偉藍圖變成了美好現實,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注腳。

黨的十八大以來,碧江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聚焦三大攻堅戰,強力實施三大戰略行動,補短板、強弱項,協調推進“四化同步”發展戰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攻堅克難

打贏彪炳史冊的脫貧攻堅戰

十年前,碧江農村給人的印象是:貧困落后,破瓦房、泥巴路……

2014年開展脫貧攻堅時統計,碧江仍有34個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090戶24958人。其間,碧江區還承擔了全市各區縣包含32048名貧困人口的55872人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規模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徹底撕掉了絕對貧困標簽。碧江區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盡銳出戰,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抓產業、促就業,補短板、強弱項,2018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檢查,2019年所有貧困人口實現動態清零,2020年高質量通過國家普查,被評為中國防貧效率“百高縣”。其間,5.5萬余名區內外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碧江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翻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美麗鄉村成為現實。面對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結構影響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情況,碧江區投入真金白銀近130億元,全力打好“四場硬仗”,實施“十大全覆蓋”工程,整區推進“五改三化一維”,危房改造應改盡改,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586戶、“五改一化一維”3.1萬戶,實現農村安全住房全覆蓋。建設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成馬岩水庫,啟動建設密槽、瓮南溪等水庫,鋪設供水管網153千米,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新建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413個村寨污水處理站、12座生活垃圾轉運站,配合市級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為全省率先全面實現鄉村智慧環衛的區(縣),被評為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

農村道路交通極大改善。“十三五”以來,碧江區將交通建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同步推進,累計投入約151億元用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普通省、縣、鄉道提級改造41公裡,建成通村硬化路580公裡,2015年在銅仁市率先實現通村公路硬化率100%,榮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建設綜合考評全省第一。根據“不搬則通、不通則搬”的原則,完成農村組組通硬化公路建設847.6公裡,惠及14個鄉(鎮、街道)、79個村(居)、637個村民組,真正打通了農村公路“最后一公裡”。改善提升大修工程152公裡,完成危橋改造項目37座,生命安全防護工程83個,處置隱患路段771.3公裡。目前,全區擁有農村公路1814公裡,基本實現了貫通城鄉、連接村組、與周邊無縫銜接、互通互聯的目標,極大方便了當地群眾出行,更讓老百姓開心的是,公路不僅修到了家門口,還修到了田間地頭,成為實實在在的“致富之路”。

勠力同心,充分詮釋無悔人生價值。全區2900余名干部奔赴脫貧攻堅一線,堅決扛起消除絕對貧困的政治責任,團結帶領全區50萬各族群眾拔窮根、摘窮帽,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蘇州昆山、東莞南城組團、大連民族大學、省文旅廳等幫扶單位傾囊相助,社會各界無私奉獻,共同構建起勠力同心戰貧困的磅礡力量。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豐碩。完成中央、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55個,173件信訪件全部辦結。完成25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12個歷史遺留含汞廢渣污染綜合治理、18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深入落實河長制,嚴格執行《銅仁市錦江流域保護條例》,完成鷺鷥岩、天生橋和5個農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飲用水源地水質、地表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實施營造林16.7萬畝,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森林覆蓋率從59.96%提高到68.21%,獲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省級森林城市等稱號。

保持定力

堅定不移推進“四化同步”發展戰略

十年來,碧江區堅定不移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產業化“四化同步”發展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新型工業化展現新氣象。聚焦碧江經開區工業發展主戰場,削峰填谷、筑路建廠,園區規劃面積擴大近5倍、增長至46.5平方公裡。農夫山泉、同德藥業、百麗鞋業等200余家企業落戶園區,“一心三品一基地”產業體系初步成型,碧江經開區變更為省級高新區,累計完成稅收50億元。園區連續4年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成為全省重點打造的3個東西部協作示范區之一,被評為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

農業現代化迸發新活力。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精准謀劃“524”農業產業布局,推動農產品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緊盯農產品加工轉化關鍵招,梵淨山茶油精深加工廠等項目建成投產,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白水貢米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証,川硐小江口被認定為省級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示范園區。

新型城鎮化呈現新格局。堅持“建新城”“疏老城”理念,牢牢抓住“強中心城區”三年行動,“碧江—鬆桃”黔邊城市帶、東莞南城街道組團幫扶等重大機遇,著力做強主城區主板功能,推動新型城鎮化實現大提升,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至44平方公裡,城區常住人口增至50萬,城鎮化率達79.61%。改造完成老舊小區19個1992戶、棚改28個1.04萬套、背街小巷91條6.8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11條城市道路、60座城市公廁、15個農貿市場﹔新增公共停車位2000個,建成沿江步道21公裡、市民休閑空間12個,城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新區建設擴容提速,新聯大街、文筆北路等建成通車,建成8縱10橫道路網絡,教育、醫療、休閑養老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人氣、商氣、財氣加快集聚。銅懷高速(碧江段)、杭瑞高速銅仁西互通建成通車,銅玉城際高鐵建成運行,碧江邁入高鐵時代,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園林城市正在武陵山區綻放光彩。

文旅產業化譜寫新篇章。堅持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完成中南門歷史文化街區提質改造,列入第七批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碧江區賽龍舟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龍舟賽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打造茶園山、板栗園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基地,獲評“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區”。

樹牢底線思維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十年來,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碧江區始終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防風險、守底線,維護和鞏固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面對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市發現首例確診病例的不利局面下,臨危不亂、聞令而動、從容應對,迅速構建區鄉村三級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聚集性感染零發生。持續深化平安碧江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推進﹔聚焦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生態環保、社會穩定等重大領域深入開展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全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政法機關綜合滿意度持續位居全省同類城市前列,2020年上半年兩項指標均達100%、位列全省第一,取得歷史最好成績。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平安建設紅旗單位,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平安建設模范區(縣)”,被評為2017—2020年度平安貴州建設示范縣(區)。

數據顯示,碧江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70.34億元預計提升至2021年的255.37億元,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在全省88個區縣位次從31位上升至20位,實現量的提升、質的升華。累計實施省、市級重大項目316個,完成投資30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836億元,年均增長9.5%,為推進碧江“五區一中心”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碧江區人民政府網 韋繼升)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