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民族大學>>民大新聞資訊

戰“疫”路上民大人 | 記守護在藝術公寓女生的“女神”們

2022年09月23日12:40 |
小字號

“老師,這是月餅,給您吃,您辛苦啦!”

“老師,如果您口渴了,需要喝水,請來宿舍喝水,隨時都可以的。”

“老師你們的手敲門都敲腫了,換成礦泉水瓶敲吧,實在太心疼了!”

近日,這些“甜言蜜語”是花溪校區藝術公寓433名女學生給守護她們的7名女老師的“強心劑”。9月11日晚,按學校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安排,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黨委書記陳懿、法學院教師陳丹、法學院研究生教學秘書劉凡、法學院政治輔導員丁蓮媛、國際教育學院(東盟人文學院)教師張秋霞 、體育與健康學院政治輔導員楊佳麗、音樂舞蹈學院科研助理石鴻曰等7名女老師一起入駐藝術公寓,負責照顧這棟公寓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飲食和學業。

協助醫護人員給同學們做核酸。

協助醫護人員給同學們做核酸。

“住在這棟公寓裡的全是音樂舞蹈學院和美術學院的女學生,因此,學校特意安排女老師來負責管理照顧,自己是樓棟長,統籌協調工作。”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黨委書記陳懿介紹說:“六位老師,就是六位樓層長,每人分別負責一層樓的學生,老師們都是住在學生宿舍裡面,這樣便於與大家溝通交流。”

“同學們起床,起床,馬上要做核酸。”“大家把健康碼和核酸檢測小程序提前打開。”7位女老師自入駐以來,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一間寢室一間寢室敲門,通知學生們做核酸檢測,統計數據。等到做完核酸之后,老師們還要為每個宿舍發放抗原檢測試劑,讓學生在宿舍再自我檢測一遍,讓她們安心。樓道裡,老師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猶如一縷縷清晨的陽光,照進每一位學生心裡。

對女老師來說,每天工作最難點的還是負責為學生們分發餐食和送桶裝水,樓棟沒有電梯,她們隻能手提肩扛地把食物和水一一送到學生寢室門口。

為同學們送水上樓。

為同學們送水上樓。

陳懿說:“每天幾百斤的生活物資重量,對女老師們是個考驗,再辛苦大家也隻能咬牙堅持到底,畢竟學生們的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

在藝術公寓的7名女教師中,有六名黨員和一名預備黨員,具備成立臨時黨支部的條件。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9月14日,藝術公寓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陳懿表示,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后,立即召開了臨時黨支部會議,傳達學習學校相關文件會議精神,並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

“這棟樓很多是大三、大四的學生,學生們大多有考研的想法,我們計劃就‘疫情期間如何有效進行考研復習’等主題開展培訓,讓學生們找准學習方向和把握好學習節奏。”陳懿說,“通過幾天的相處,發現學生們對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和在如何做好自身保護上還很欠缺,從這方面,我們也計劃在后面為大家開課普及,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護意識。”

據介紹,入駐藝術公寓的老師們的平均年齡是31歲,都很年輕,除了是老師,她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媽媽”,她們的孩子都不滿3歲,有的才1歲多。

孩子還小,正是需要媽媽陪伴的時候,但是為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為了保護學生們的健康和安全,她們毅然決然的“暫舍小家,投入大家”。隻有等到工作間隙,抽空與家人和孩子視頻連線,看一看心愛的孩子。連線中,大家都是鼓勵孩子要堅強一點,很快就能回家團聚。

入駐藝術公寓的七名老師與醫護人員合影。

入駐藝術公寓的七名老師與醫護人員合影。

“入住以來,學生們會遇到很多特殊情況,大家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陳懿告訴記者:“比如有學生有情緒,需要老師進行心理疏導﹔有的學生肚子疼,需要立即拿藥﹔有些學生身體不好,需要遵照醫囑及時補鈣……這些都要老師們一一協調處理。”

看著老師們無私的奉獻與付出,幾天下來,學生們也是深受感動,她們一些暖心的舉動,一句溫暖的話語,都會增進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感情。

陳懿表示,雖然這次疫情來得很突然,但是在學校抗擊疫情的過程當中,師生們相互配合,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相信一定會戰勝疫情,民大加油,貴陽加油。(文/孫凱 圖/受訪者提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