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民大人 | 徐佳:校園裡的抗疫“女戰士”

9月,新學期伊始,新冠疫情再次來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徐佳毅然選擇留校值守。作為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學院黨員突擊隊副隊長,徐佳沖鋒在一線,以堅毅的信念和積極的作為,踐行一名”戰士“的使命和擔當。
停課不停學,教學常規緊抓不鬆懈。抗疫非常時期,給教學工作的順序開展帶來了非常大的阻力。為排除困難,學院對教學的相關工作做了詳細部署,要求每一個環節都落到實處。徐佳每天都會了解各班級網課開展情況,並及時幫助任課教師和學生解決相關問題。她說,“抗疫期間,我們尤其要抓好教學工作,而且要充分鑽研教材、充分運用線上平台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教法,緊抓教學不鬆懈。”
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徐佳。
本著對組織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初心,為了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徐佳擔任花溪校區10號學生公寓6樓層長,負責該樓層258名學生的思想引領、核酸和抗原檢測的組織、生活保障等工作。
為保証核酸檢測的有序進行,她每天凌晨3點起床,做好准備工作后再把同學們叫醒,與醫生溝通更高效、更安全的檢測方式。為保証檢測數據的精准,她會逐間宿舍地進行核對。抗原檢測試紙等材料的發放,都由她親自完成。
徐佳正在一一記錄學生反饋的上網課相關意見。
每一天,徐佳把258名學生的三餐都送到宿舍門口,給每一間宿舍門口都挂好了再離開,這是徐佳老師送來的“愛心餐”。不,叫“同心餐”!
同學們說:“徐老師讓每間宿舍同學在門上寫好實際人數,並挂上方便帶。每天早上,測核酸時間非常早,測完后都要睡‘回籠覺’,徐老師就趁這個時間給大家准備早餐,為了讓我們睡多一點,她沒有敲門,而是把信息發到寢室長的手機上。所以老師是什麼時候送來的早餐,我們不得而知,醒來后看到室長群裡的消息,打開門,門上挂好了早餐。我們很感動。”
奔赴抗疫一線,徐佳是大無畏的“女戰士”,然而她對於家人的愛又是如此深沉。徐佳毅然選擇留校抗疫,把家中2個女兒、腿部意外受傷的母親和年過七旬的父親交給丈夫。十幾日來,對女兒的思念無時不刻不牽動著徐佳的心,對母親身體的挂念也總是令她深感愧疚。
徐佳老師給學生送中餐。
視頻通話中,剛上二年級的大女兒學著幫外婆取回拐杖、照顧妹妹、在平台買菜,還不忘告訴媽媽“注意身體”“媽媽,我想你了!”徐佳扭過頭,抹掉奪眶的眼淚,笑著安慰說:“小妹兒你乖點,過了這段時間‘麻麻’帶你逛最美校園……”
一線”戰士“負重前行的背后,都有著最平凡卻也是最偉大的故事……我們共同期待,疫情快點散去,我們的“戰士”,早日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圖文由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