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民大人 | 劉笑玲:守護你們的青春,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組織學生有序進行核酸和抗原檢測,按時為學生送去一日三餐,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導大家以正確心態共同戰“疫”……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劉笑玲毅然選擇成為“校園逆行者”。連日來,她帶著8名女教師一起進駐學生宿舍,給予24小時關愛和守護,成為學生溫暖的依靠和港灣。
劉笑玲和她的“戰友”們。
“我是一名老師,更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候,我必須和我的學生們在一起,共同筑牢學校的‘防疫牆’。”劉笑玲說,和往年的“開學季”不同,面對2022年9月突襲貴陽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始終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實施全校靜默管理。
防疫無小事,責任重在肩。作為學院的黨委書記,劉笑玲最關心和擔心的是學生,如何讓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堅實有效,讓學生們安心“靜下來”,是她重點思考和要面對的問題。“既要保障好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也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些都要一一落實落細。”劉笑玲說。
樓層長協助醫護人員給學生做核酸。
按照上級“學生足不出寢,老師服務上門”的防疫原則,在學校黨委統一部署下,包括劉笑玲帶著8名女教師,直接入駐到女生宿舍經緯樓,負責起1393名女學生每天的核酸、抗原檢測及其他一日三餐等后勤保障工作。凌晨3點起床,4點組織學生做核酸,8點開始送早餐,10點分發抗原自測試劑,12點送午飯,18點開始送晚飯,20點打掃樓道衛生……一天的時間表被排得滿滿當當。一箱箱黑米粥,一袋袋飯菜,一桶桶水,就靠這9名女教師,一點一點搬上去、扛下去。“一天累下來,腿腳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劉笑玲與“戰友”們一同為學生送早餐。
面對如此高強度的任務,她們也曾哭過,不過,哭過之后,大家仍會選擇換上“鎧甲”,帶著笑容,繼續送餐,繼續填報數據,繼續和學生線上開展聊天、談心。“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們不僅是學生們的老師,更是她們的朋友、家人,對她們多一份關心和愛護,可以讓學生家長更安心。”劉笑玲說。
忙起來的時候顧不上,空下來,劉笑玲心裡還是牽挂著家人——年邁的父母,年紀尚小的孩子。好在,目前一切安好,家裡人都比較支持,這讓她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等疫情散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和家人在一起。”劉笑玲哽咽了。
劉笑玲在寢室外與學生交流談心。
都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讓城市重回煙火,讓校園重返生機,我們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願所有美好,終將如約而至。(文/陶陶 圖片/受訪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