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黑水鎮:科學管護賦能果蔬產業提質增效

初秋,走進沿河自治縣黑水鎮涼村村柑橘林,綠意盎然的葉子間,綴滿了大大小小的果實。
“我村有小金橘、丑橘和耙耙柑等精品果,再經過一次病虫害防治,柑橘就要進入套袋環節,11月將陸續上市,預計今年產量有2萬斤。”見到筆者,黑水鎮黨委副書記、涼村第一書記冉峰熱情地介紹起涼村村的“寶貝產業”,目前,柑橘還未成熟就已經被定點幫扶單位中國五礦集團全部預定了。
2019年,涼村村結合當地的地理位置優勢,投入扶貧資金104萬元,從四川丹棱引進小金橘、丑橘和耙耙柑,發展經果林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我們這裡海拔在600米左右,很適合種植柑橘,從今年初挂果來看,把柑橘產業發展成我們村特色產業是很有信心和前景的。”冉峰信心滿滿地說。
為促進涼村村300畝柑橘產業健康發展,冉峰除積極對接農業專家,請教柑橘種植技術外,還十分注重管護人才的培訓。“我們通過技術專家實地培訓和以老帶新的方式,加強人才培養,希望能培養出專業的‘種橘人’,把柑橘產業做大做強。”冉峰說。
67歲的田維准,很早就在村裡的紅心蜜柚基地務工,積累了很多柑橘類產業的管護經驗,目前也是遠近聞名的技術骨干。
“我每年在基地務工有1萬多元的收入,不忙的時候,還能在周邊打零工。像我這樣的年紀,有這些收入,已經很滿足了。”田維准說,現在,村裡面還打算把我們培養成專業的柑橘技術人才,以后除了我們村,其他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去幫忙,這日子也很有意義。
去年,56歲的冉崇虎跟著田維准學習剪枝等管護技術,現在已經可以出師了。
“為了實現一地多收,今年涼村村還在柑橘基地套種了30畝西瓜和50畝辣椒,目前西瓜和辣椒正迎來豐收。”冉峰說。
“黑水鎮以發展果蔬產業為主,培養專門的技術人才,有利於推進果蔬產業高質量發展,下步我們將堅持‘穩面積、提品質、創品牌、促增收’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果蔬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黑水鎮黨委書記鄒紅艷說。(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 肖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