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新聞頭條

強基建擴大內需 穩增長政策加力(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本報記者 陸婭楠 丁怡婷
2022年07月08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應對疫情沖擊,穩增長政策舉措加快落地,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喜訊頻傳。

40萬平方米!6月20日,亞洲最大的鐵路樞紐客站——北京豐台站開通運營,建筑面積是故宮建筑面積的2倍多,實現“頂層跑高鐵、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鐵”。

4300米!6月30日,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香爐山隧洞掘進進度再刷新。工程建成后可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區,惠及人口1112萬人。

7毫秒!7月1日,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產,線路全長2080公裡,四川水電“閃送”江蘇僅用7毫秒,每年輸送的清潔電能相當於南京半年的用電量。

一個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速推進。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增速高0.5個百分點。

積極擴大內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

5月17日,江蘇鹽城,6座世界單罐容量最大的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完成拱頂模塊吊裝。拱頂,相當於液化天然氣儲罐的“房梁”。

“單個拱頂跨度近100米,重量達800多噸,整體吊裝難度比較大。”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項目副總經理袁斌介紹,通過模擬推演和現場試驗,拱頂模塊表面布置了3組共8個吊點,吊裝過程中拱頂模塊變形量要控制在5%以內。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一期項目包括4座22萬立方米儲罐和6座27萬立方米儲罐,預計2023年底全部投產運行后,液化天然氣年處理能力達600萬噸,可供江蘇全省民生用氣約28個月。

千裡之外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和田至若羌鐵路通車運營。

“我們創造了日最高架梁7片、日均鋪軌2公裡的沙漠鋪架新速度,為順利通車打下好基礎。”中鐵十四局和若鐵路PJS2標段項目負責人張剛說,鐵路運營結束了新疆洛浦、策勒、於田、民豐、且末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和田地區群眾的出疆路程縮短1000多公裡。

從東部沿海到西部戈壁,從祖國北疆到南海之濱,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正酣。看交通,川藏鐵路建設穩步推進,沿江沿海等交通戰略骨干通道重點路段、廣州深圳等一批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實施﹔看能源,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輸電通道、閩粵聯網工程加快推進,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提速﹔看水利,前5月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1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

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布局。南京騰訊華東雲計算基地項目二期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不斷,中國建筑一局項目經理胡長輝正指揮工人們吊裝鋼柱。這個總投資100億元的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逾50億元,預計可年產30萬台服務器。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孫偉介紹,今年以來,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准機架,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預計“十四五”時期,大數據中心投資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3萬億元。

民生基礎設施抓緊落地。支持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全民健身等設施建設,解決養老托育何處尋、群眾健身哪裡去等難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讓住房舊貌換新顏﹔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讓人們更安居﹔加強城市防洪排澇等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補短板、強弱項,助力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1至5月份,我國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7.9%。

“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認為。

政策靠前發力,支持基建投資適度超前

江西樟樹,佔地10.9萬平方米、投資15億元的濱江新城人民醫院項目建設工地上,30多輛裝卸車來往穿梭,塔吊不停運轉,將鋼材、混凝土等建材運輸到作業面。

“項目資金壓力大,12億元的政府專項債券解了我們燃眉之急。”樟樹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年如介紹,相關部門為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僅用一個月就辦理了土地性質變更,辦理土地污染評估報告時間縮短了2/3。

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心灣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如火如荼。今年沙坪壩區對52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惠及居民1.3萬余戶。但1億多元的改造資金帶來的壓力不小。“中央和市裡的專項資金有5000多萬元,並且在年初就提前下達了預算指標,起到了重要作用。”重慶市沙坪壩區住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靠前發力,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強弱項,鍛長板、增后勁,一批既利當前、又謀長遠的項目精准落地。

超前部署,扎實做好前期工作。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強項目研究論証,加快履行各項審批手續,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1至5月份,全國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長26.1%,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3.3%,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18.4%。

抓住重點,著力推進重大工程。貴南高鐵、南玉鐵路加快建設,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黃岡至黃梅高鐵相繼開通……今年以來,鐵路重點工程建設按下“快進鍵”,前5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923億元,擔當穩投資的“火車頭”。

強化保障,資金土地支持有力。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為3.65萬億元,用於項目建設的額度已全部下達,項目資金保障充足。同時,各地各部門積極協調加大重點項目融資支持力度,加強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對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有序實施能耗單列。

積極引導,充分撬動民間投資。山西今年第五批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支持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安徽今年擬完成2000億元以上的城市更新改造投資……充分發揮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作用,大力推動政銀企合作高質量發展,規范推進政府社會資本合作(PPP),保障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時落地。

目前“十四五”規劃中102項重大工程實施整體進展順利。“隨著各地加大力度推進項目開工建設,預計有望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對投資穩定增長形成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表示。

兼顧當前長遠,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5月28日,廣東梅州五華縣南部,滿目蔥綠,碧波微瀾,總投資70.5億元的南方電網梅州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旁的“綠電糧倉”。

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建管公司黨建部副主任呂程介紹,電站在建設期間為1000余名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梅州市帶來近億元的稅收收入。

電站東北80公裡,黃獅新村450余幢小洋樓整齊排列,項目的移民安置群眾喜氣洋洋。“縣裡舉辦了20多種技能培訓班,我們可以免費參加。”黃獅新村村委委員劉展輝說,如今村裡的中青年大多在附近的工廠和商場上班,“上學、上班、看病、購物,比在山裡方便多了!”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

助創新,基礎設施搭平台。7月1日,國內在建最大直徑海底隧道——深圳媽灣跨海通道,右線盾構掘進突破1100米。“線路上軟硬不均岩層佔比超過50%,幸好有咱們自主研發的超大直徑盾構‘媽灣號’,掘進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中國中鐵隧道局深圳媽灣跨海通道項目經理馬林坡說,“大工程是國產重大裝備的練兵場,國產重大裝備是中國建造的利器,彼此良性互促,助力產業鏈創新升級。”

促協調,基礎設施架金橋。北京通州,河東資源循環利用中心一期工程項目建設現場,300多名工人正忙著安裝調試管線,這裡將建成一座2.7萬平方米的下沉式再生水廠。“將水廠藏入地下,不僅節地,還能降噪、除臭。”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介紹,項目建成后,將與現在的河東再生水廠構成10.8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規模,滿足北京城市副中心東部地區的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需求。

惠民生,基礎設施筑根基。助力鄉村振興,今年擬新增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鄉鎮460個﹔方便百姓出行,今年將投產鐵路新線逾3300公裡﹔護佑居民安全,今年力爭開工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約2萬公裡……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改善民生,溫暖民心,讓百姓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8日   第 01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