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教授龍波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貴州民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龍波教授以第一作者、貴州民族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JCR分區一區,影響因子:15.419)發表題為“Reaction of SO3 with HONO2 and implications for Sulfur Partitioning in the Atmosphere”的學術研究論文。
《美國化學會志》由美國化學會創辦於1879年,迄今已經有133年歷史,是一個國際化學類頂級期刊,JCR分區為一區,2020年影響因子為15.419,總引用數609,263次。
大氣是地球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經過一系列化學過程導致二次有機氣溶膠(SOA)的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影響地球輻射平衡和氣候變化,給人類健康帶來很大危害。探究大氣化學過程,為理解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提供理論依據。理論計算准確的化學反應動力學可為大氣模式模擬提供重要參數,對我國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是通過生物源和人為源排放,通常認為自由基反應是引發大氣氧化過程的主要途徑。硫酸(H2SO4)是酸雨和二次有機氣溶膠形成的重要前驅體,而三氧化硫(SO3)是大氣中硫酸生成和硫循環必不可少的關鍵中間體。因此,厘清SO3在大氣中的去除途徑對酸雨、SOA等污染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通常認為SO3在大氣中的主要去除途徑是與水蒸氣發生雙分子反應,進而導致大氣硫酸的形成。然而,龍波教授的研究結果揭示SO3 + HONO2反應可以跟SO3 + 2(H2O)反應競爭,該研究顛覆了大氣SO3主要去除途徑的新認識,找到了平流層硫的分布、以及大氣中有機硫酸鹽形成的新途徑。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42120104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1775125),國家自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91961123)的資助。由龍波教授、波士頓學院Junwei Lucas Bao教授, 瓦倫西亞大學Javier Carmona-García教授和Daniel Roca-Sanjuán教授, 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Juan Carlos Gómez Martín教授, 英國利茲大學John M. C. Plane教授, 羅卡索拉諾物理化學研究所Alfonso Saiz-Lopez教授, 賓夕法尼亞大學Joseph S. Francisco教授等合作完成。(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