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一次備受關注的專題協商會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22年05月25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5月17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科學研判形勢,增強發展信心,辯証看待和統籌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使之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次專題協商會,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專題會上的諸多討論內容,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速全球領先,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各地也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因時因地推出措施,推動數字經濟在全國上下千帆競發、態勢喜人。

讓數字經濟賦能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並講話。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全球數字經濟正呈現智能化、量子化、跨界融合、深度滲透、變革速度指數化等新特征。要努力適應數字經濟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基礎研究水平,重視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企業家是最重要的創新主體,要支持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研究支持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具體措施,鼓勵平台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統籌制定規劃,健全法律法規,增加政府直接投入,提高全民族數字化素質,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數字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特別是著眼於人、著力於人,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近100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會議,29位委員、專家在會上發言,140多位委員通過委員履職平台發表意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認為,產權界定清晰、權責明確,數據才能共享流通。他建議,明確數據確權的基本原則,積極構建數據確權基本框架,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推動數據確權。

全國政協委員李彥宏認為,過去幾年,數字經濟在我國經濟增長中扮演了驅動力的角色,其自身發展需要找到新動能。他建議,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二是以更大的改革創新魄力,去變革那些阻礙產業數字化進程的體制機制障礙。

全國政協委員王一鳴認為,加快推進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利於構建全鏈條、全流程數字化生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自主可控能力,還能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注入新動能。他建議,創新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方式,解決不願轉問題﹔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引領,解決不敢轉問題﹔完善中小企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解決不想轉問題﹔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培養,解決不會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肖鋼認為,數據的價值在於流通交易。他建議,加快數據產權專門立法,著力對數據產權進行解構與分割,劃分原始數據提供者和數據要素生產者,厘清數據所有權、控制權、使用權、收益權等權利,構建數據產權概念﹔建設多層次數據交易市場﹔加強和改善對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的監管﹔提高非法數據交易的犯罪成本,加大打擊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楊成長認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要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逐步形成數據、金融、產業之間的正向循環,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他建議,以資本市場為參照,健全數據要素市場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加強數據要素和資本市場融合發展,提升數據價值﹔完善數據要素和資本市場融合發展的配套制度及治理體系,保障數字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劉尚希認為,從風險視角來觀察,安全、發展都是風險問題。不安全,是風險﹔不發展、發展慢更是風險。中央反復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要貫徹落實好中央這個要求,必須樹立風險整體觀,把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局部風險和整體風險統籌嵌入到數字經濟治理當中。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202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文章明確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多次強調要發展數字經濟。2016年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同年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首次提出發展數字經濟的倡議,得到各國領導人和企業家的普遍認同﹔2017年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2018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1年在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賀信中指出,要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

今年1月12日,新華社報道: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台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報告要求,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逐步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提高應用能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最近這些年來,中國數字經濟一直在加速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佔比呈現出雙“39”態勢——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9.2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則由14.2%上升至38.6%。而在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沖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影響,中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了9.7%的高位增長。

放眼全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1年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全球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而中國數字經濟增速全球領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說,數字經濟有效對沖了疫情的沖擊,帶動了新服務、新模式、新產業的發展。他認為,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對經濟的復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時疫情也使得全球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全國各地出真招、見真章

在全國各地,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無論是各地“十四五”規劃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字經濟”都是熱詞。

不少地方針對數字經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規劃措施。這其中,既有瞄准全國前列、世界先進水平的發達地區,也有穩扎穩打將數字經濟打造成支柱產業的偏遠地區,可以說,數字經濟正呈現千帆競逐的良好態勢。

在北京,2021年11月印發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其中包括,突破一批數字底層核心技術,建成數字技術與經濟融合創新平台,推動數字化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驅動數字消費發展。這一《規劃》提出,到2025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當年超過1.2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規劃》明確提出以數字經濟驅動高質量發展。

在浙江,2021年6月印發的《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前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0%左右,高水平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成“三區三中心”,成為展示“重要窗口”的重大標志性成果。今年,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印發的《浙江省高質量推進數字經濟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一系列具體要求,將目標落在實處。

在上海,《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於2021年10月印發。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對標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標杆城市,基本構建起以底座、中樞、平台互聯互通的城市數基,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三位一體”的城市數體,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共治”的城市數治為主要內容的城市數字化總體架構,初步實現生產生活全局轉變,數據要素全域賦能,理念規則全面重塑的城市數字化轉型局面,國際數字之都建設形成基本框架,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奠定堅實基礎。

在一些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正在帶來可喜的變化。

貴州是其中的典范。2021年貴州數字經濟加速突破,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2021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6萬億元,數字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引人矚目的高增速背后,是貴州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軟件業務收入增速居中國第一,貴陽貴安成為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貴陽綜保區等開放創新平台繼續發揮出對人才和大數據產業的虹吸效應,貴州“大數據”名片持續擦亮,等等。

江西則實現了數字經濟規模一年邁上一個新台階。今年3月,江西公布《關於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速持續快於全省經濟增速、快於全國平均增速,努力實現規模倍增、佔全省GDP比重達到45%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10%以上,加快打造中部地區數字產業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數字營商環境示范區,努力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原刊於《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5月25日 第 05 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