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遵義8000余個家庭農場成為產業振興新力量

幸福農家開啟致富門

2022年05月22日09:15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錢誠

五月初,隨著氣溫逐漸提升,紅花崗區巷口鎮巷口村黃顯剛家庭農場勞作的熱度也與日俱增。

在錯落有致的地塊裡,花菜、青菜等蔬菜被陸續採收﹔另一邊,較為平坦的土地上鋪了地膜,架起一排排竹竿,黃顯剛和妻子帶著務工的村民在地裡來回穿梭,忙著為新栽的南瓜施肥、修枝和綁枝﹔葡萄園裡,一粒粒青澀的葡萄挂滿藤蔓,病虫害防治成為必不可少的工作。“有活干,才有錢賺。這些瓜果蔬菜每一季豐收,都能帶來不錯的效益,我家去年收入近15萬元。”雖然忙碌,黃顯剛樂在其中。

通過流轉周邊農戶閑置土地,盤活土地資源,黃顯剛家庭農場種植規模從最初的22畝發展到現在的43畝,其中,種有水晶葡萄8畝,其他經濟作物35畝。蔬菜瓜果種植品種達20余種,土地全年無休輪作。

從過去常年外出務工到現在回鄉發展農業,51歲的黃顯剛感嘆,“干家庭農場這一步走得太對了!”在黃顯剛發展家庭農場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為他爭取到扶持資金,幫助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大棚和產業路等,農業部門持續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拓展銷路,加上黃顯剛夫妻倆的辛勤勞作,產出的農產品質量優、品質佳,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為了跟上市場變化和時代發展,黃顯剛家庭農場購進了旋耕機、割草機、抽水機等,生產方式逐步轉為機械化,並直接採用“農場直供市場”的“直銷”方式,在遵義城區租用攤位,進行批發及零售農場菜品,提高利潤。

“要帶動鄉親們都富起來。”如今,黃顯剛發動周邊農戶開始發展蔬菜種植,無償傳授種植經驗,目前帶動種植面積已有20余畝,在盤活當地閑置土地資源的同時,也為閑散勞動力提供了增收機會。

鳳岡縣綏陽鎮金雞村100余戶村民也在家庭農場的帶動下養殖肉牛,實現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在綏陽鎮金雞村,方有文是一名家庭農場主。經過10余年的摸索打拼,方有文精准掌握母牛進圈、飼養、受孕、生產等全過程技術,從養牛門外漢變成了一名掌握“自繁自養”“定點栓養”技術的養牛“專家”,他養出的壯實小黃牛,備受各大牛場歡迎。近年來,方有文把養殖技術無私傳授給群眾,為當地肉牛養殖戶解決了很多實際難題。

如今,家庭農場實現年純收入30多萬元,方有文並不滿足。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他成立了工作室,享受到鳳岡縣出台的養牛貸款貼息、保險補助、牛犢補助等政策。“借助這個工作室,我想讓更多願意養牛的群眾前來參觀交流,了解利好政策,學習養殖技巧,共同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方有文說。

以農民為主體,以適度規模為經營方式,家庭農場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組織,已經成為遵義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主要推動力量。“通過精細化、集約化管理,家庭農場有利於發揮規模效益和提高勞動生產力,增強農民抵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達到農業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遵義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在農村改革的實踐中,遵義市深入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出台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行動三年計劃》。通過大力宣傳家庭農場相關發展政策,積極組織家庭農場申報縣級、市級和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申報工作,入戶實地宣傳發展政策,指導家庭農場規范化經營,加大對家庭農場的培育、服務和支持力度等,從落地生根到遍地開花,遵義8000余個家庭農場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通過土地規范流轉經營、農業機械化裝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

今年,《遵義市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指導意見》出台,從融合主體、規范管理、聯結小農戶等方面,提高家庭農場發展水平,並明確創建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牧場)100個以上,新增培育認定家庭農場(牧場)500家以上。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