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辦員跑“最后一公裡”
萬山敖寨鄉群眾“辦事不出村”
“這是您的高齡補貼,這是今年的合作醫療需要繳納的錢數……您在這兒簽字確認就行。”在萬山區敖寨鄉瓮背村,便民服務代辦員孫榮麗每到一戶都把賬目一筆一筆給群眾報清楚,並一一叮囑確認,確保不出分毫差錯。
這是她在村“兩委”換屆后擔任村委委員並兼任村級代辦員后每天的工作日常,隻要群眾有需要,都會有她的身影在。
瓮背村是敖寨鄉最偏遠的一個村,距敖寨鄉政府駐地21公裡,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542戶村民1766人。群眾居住散是瓮背村的典型特征,再加上代辦服務包含為群眾開具各類証明、查找檔案資料、繳納合作醫療、辦理養老保險、高領補貼、臨時救助、充話費、領取快遞等多項業務,孫榮麗分身乏術。
“剛開始勁頭很大,想著隻要老百姓需要我,我就干,群眾滿意就行,但是沒想到事項這麼多,自己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這也會降低群眾對我們代辦員隊伍的信任度。”孫榮麗說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切實提升服務質效,孫榮麗便把瓮背村的15個村民小組按片區分成了6個組,並建立了6個微信群,每個群人數在60人至300人不等,涵蓋了村裡的所有農戶。孫榮麗會時常在群裡發布最新的政策通知及可繳納社保醫保的網頁鏈接,及時宣傳各類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第一時間處置回應村民訴求,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村民更快捷地知曉相關政策。群眾有事,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就能辦好,真正實現代辦服務“聽得清,看得見,理得透,找得到,辦得快”。
“需要上門的她就上門服務,微信能說清的她就在微信裡發布信息,我們都很滿意。”瓮背村村民楊舉光說道。
民事代辦是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載體,在干群之間架起了一座便民服務“連心橋”。村(社區)“兩委”換屆中,敖寨鄉在大力規范村級代辦點標准化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兩委”換屆進一步充實了代辦員隊伍,有力提升了代辦員隊伍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敖寨鄉已經擁有村級代辦員7人,用代辦“小事”的實在舉措,辦成了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讓群眾辦事不出村的“大事”。(段凌睿、聶思琦、楊銅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