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項目施工,我們心裡別提多高興”
——貴陽市全力打通“斷頭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系列報道之四

甲秀南路—花桐北路節點改造工程施工現場。
“去年11月,看著這個項目開始施工,我們住在附近的居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1月21日,花溪區上板幸福小區居民田縣利說。
田縣利所說的施工項目,是花溪區“斷頭路”項目——甲秀南路—花桐北路節點改造工程。這條路緊鄰花溪區平橋等景區,一到早晚高峰、周末和節假日,常常堵得水泄不通。
“我在企業上班,家離單位不足3公裡,開車上班最長的一次堵了近一個小時。后來,天氣好時就選擇步行,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擔心遲到。”田縣利說。
家住在附近的熊興國說,這個路口長期堵車,有時候1公裡左右的路要堵1個小時,一直希望這個堵點早點治理好,“現在隻要路過項目點,都要停下來看看施工進度。”
“這個地方擁堵問題一直很嚴重,甲秀南路與貴筑路交叉口、甲秀南路與花冠路交叉口的左轉和直行車流量很大,在旅游旺季,擁堵情況更為突出。為了解決老百姓出行的‘急難愁盼’問題,花溪區將這裡作為今年打通‘斷頭路’的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可以打通甲秀南路至花桐北路,促進花溪湖核心區、貴安新區的互聯互通。”花溪區交通局副局長宋亞菲說。
據悉,該項目起點採用下拉槽下穿貴筑路交叉口,設置匝道爬坡接平甲秀南路,形成三層交通。下拉槽主線以箱涵方式下穿甲秀南路、花溪湖、花冠路后,沿花桐路中間處逐漸接順,使甲秀南路下拉槽與花桐路直連直通。打通花桐北路的“斷頭路”后,能有效緩解甲秀南路和貴筑路交叉口、甲秀南路和花冠路交叉口兩個點的擁堵現象。
“目前,每小時從明珠大道右轉進入甲秀南路的車流量約為144輛,從花桐路左轉進入花冠路的車流量約為每小時564輛。打通花桐路至甲秀南路交通后,甲秀南路直行的交通量每小時能消化700輛左右。”花溪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小兵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會加速貴陽與貴安的互聯互通,緩解花溪區進出城通道的交通壓力,實現貴陽中心城區與花溪區的快速連接,為花溪區“15分鐘生活圈”的打造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目前,交通導改、便道施工等完成,管線遷改等完成80%左右,下拉槽土石方開挖等完成一半以上。”負責該項目施工的貴陽花溪筑城城市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張橋介紹,為了早日把這個民生工程建好,項目部投入了30台挖機、吊車、壓路機、渣土車等。今年3月施工高峰期時,還將增加建設者和機械設備,確保項目按節點推進。
“這個下拉槽中間層設置有人行通道,最下層是直行通道,最上層是以轉向功能為主的通道,包括調頭、左轉等。”張橋說。
今年,花溪區實施的打通“斷頭路”項目還有花冠路東段、鬆柏路支線二、印象二路。花冠路東段項目全長1.8公裡,起點為花冠路,終點為孟關大道,道路打通后,可實現孟關片區與花溪城區的互通﹔鬆柏路支線二項目全長260米,起點接擬建的鬆柏路,由北向南,終點接已建的甲秀南路,為城市支路,目前項目路面鋪筑工作已完成,建成后將打通鬆柏路的“斷頭路”,有效緩解美的國賓府片區的擁堵現象﹔印象二路項目起點為印象三路,終點為明珠大道,全長約620米,打通后,可承擔片區內交通功能,今年也將啟動建設。
去年,花溪區已打通香椿路、印象路等“斷頭路”,兩條道路均為城市支路,香椿路全長615米,印象路全長為1.1公裡。王小兵介紹,花溪區區域范圍內的微循環不暢通問題,一直是花溪人民多年的心病,也是花溪區委、區政府一直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隨著“斷頭路”的逐步打通,花溪區的交通環境得到改善,如香椿路是一條區內的東西向道路,打通后,實現了花溪大道與田園北路之間的連接,分流了花冠路、花溪大道、明珠大道、貴筑路等的交通流,有效減輕了花冠路與清溪路交叉口的交通擁堵程度。印象路的打通,實現了明珠大道與甲秀南路之間的連接,完善了周邊配套路網,局部形成了微循環,方便了印象花溪、羊場壩小區片區群眾的出行。
為高質量、快速度開展打通“斷頭路”建設,花溪區結合“一圈兩場三改”建設要求,明確專門由“強省會”交通基礎設施指揮部對打通“斷頭路”項目建設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按照輕重緩急、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 ,認真梳理轄區中心城區內的“斷頭路”、“瓶頸路”。
“花溪區將緊緊圍繞‘緩解學校、醫院、農貿市場、景區等重要節點周邊擁堵情況’這一目標,根據花溪區城市發展的需求和群眾出行的堵點難點問題,科學有效規劃好打通‘斷頭路’工作,不斷完善花溪區交通路網,構建多片區交通微循環。同時,系統推進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區交通出行條件,為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購、爽游‘六爽’的‘爽爽貴陽’城市 IP 提供堅實交通保障。” 王小兵說。(文/圖 張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