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印江時政

樓上安居樓下就業

印江搬遷群眾過上幸福生活

2022年01月18日14:48 |
小字號

本報訊(張澤琴 陳繼) 冬日的暖陽照耀著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嶺、和達兩個易地扶貧安置點,一組組、一塊塊設計精美的標語、宣傳畫,不僅給小區增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給居民帶來了縷縷文明清風。小區環境干淨整潔,老人們三五成群話家常,悠然快樂地晒著太陽,放學后的孩子們正在打乒乓球,好一派幸福的生活畫卷。

位於小區一樓的民興制衣廠扶貧車間內,20多名員工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縫紉機的“噠噠噠”聲此起彼伏,婦女們穿針引線做著服裝……

對來自朗溪鎮屋基坪村的搬遷群眾陸霞來說,她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既能照顧家裡的孩子,還能增加家庭收入,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

陸霞說,以前在老家隻有兩間房,老人住了一間,他們一家5口隻能擠住在另一間房中。為方便孩子讀書,她在朗溪鎮上租了房子照顧他們。2019年村干部告訴她,精准扶貧戶可以在縣城有房居住時,她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朗溪租房住了10年,各方面負擔也很重。看到新房子的時候,像做夢一樣。”回想起當初在城裡有一套房時,陸霞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各種生活也很便利,小孩讀書的學校也近,我做工也近,我在這制衣廠有3年了,每月平均下來有3000多元,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

像民興制衣廠這樣的扶貧車間,該安置點小區還有鑫盛鞋廠。小區裡像陸霞這樣的搬遷戶在扶貧車間上班的有70余人。

來自刀壩鎮來安村的52歲老人譚宏宇是扶貧車間的一名工人,也是一名搬遷戶,在家不能輔導孫子作業,她利用空閑時間到車間來上班,掙些零花錢幫家裡減輕生活壓力。“在這裡上班時間自由,按件計費,每月下來也有四五百元,還有就業補助。”老人說道,以前的房子破破爛爛,兒子也擔心,自從搬到城裡后,有房子住,孩子讀書的地方也近,兒子就安心出去打工攢錢了。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讓老百姓“搬得出”,更要讓搬遷戶“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為保証搬遷戶能一戶一就業,峨嶺、和達安置點社區通過開展技能培訓,挖掘更多的就業崗位,引導搬遷群眾創業、就業,培育他們發展產業的同時,依托扶貧車間,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據峨嶺、和達安置點第一書記陳丹丹介紹,目前,安置點建設了扶貧車間,開展了電工、老年人護理、日用油煙機維修等培訓,開發了就業協管員、樓長、保潔等公益性崗位,鼓勵開店創業等,引導和幫助搬遷勞動力就業。”

“搬到城裡來后,既可以在家門口就業,也可以自己創業,真是太方便了。”陳世元是峨嶺、和達安置點小區2954名搬遷人員之一。在獲得一套住房實現安居后,年輕的他就在距離安置點小區不遠的地方租了一個門面,主營奧爾良烤肉拌飯,過上了安定、踏實的生活。

目前,小區除兜底保障戶之外,其余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通過外出務工、就近打零工、自主創業等形式全部實現了一戶一就業。

同時,小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了就業、社保、民政、教育等服務窗口,網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務,確保群眾辦事不出社區。小區毗鄰印江三幼、三小和印江三中,極大地方便了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配套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方便搬遷群眾就醫,真正實現“農民變市民”。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