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以商承文 以文促旅 以旅興商

——青雲市集觀察(二)

2022年01月11日09:51 |
小字號

青雲不夜城夜景。

開業以來,青雲市集迅速成為新晉打卡勝地,躋身微博、抖音同城熱搜榜。集視、聽、嗅、味、觸於一體的青雲市集,致力於打造貴陽市夜間經濟示范街(區),正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1月10日,筆者繼續探訪青雲市集,了解其火爆的緣由。

“一店一味”傳承“美食基因”

“青雲市集能有這麼大的關注度,我認為離不開青雲路30多年的‘美食基因’。”青雲市集文創板塊項目負責人孫麗紅說,在選址上,青雲市集秉承著傳承青雲路基因的原則,就近對接了很多物業,發現了一個燈飾廣場,裡面有大約5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

在建設上,青雲市集也注重保留老貴陽的老味道。拆遷改造過程中,不僅保留了一部分老建筑上的門牌,甚至部分建筑的牆都沒有粉刷,保存了原來的模樣。“老貴陽新調調”,在青雲市集,老味道、老建筑,共同喚起貴陽人的回憶。

走進6層樓的青雲不夜城,抬頭就能看見各色霓虹燈牌,上面印著老貴陽經典地名和醒目標語。霓虹燈牌和各類小吃門面交錯分布,迎接八方來客。

第一層的美食區囊括了貴州各類特色餐飲,包括腸旺面、豆腐圓子、牛肉粉、烤生蚝、羊肉串、冰粉等,有大大小小80多家店鋪、60多種美食小吃。“逛完這裡,第一感覺就是美食多,看起來都很好吃。”貴州師范大學學生楊玥說,在抖音上看到青雲市集的視頻后,自己約著室友專程過來探店。

“為了在有限的空間最大可能增加業態豐富度,給客人更多選擇,青雲不夜城除了燒烤宵夜區,其他區每種美食類別基本上都隻選取一家入駐,實現一店一味。”孫麗紅說。

多樣業態讓人“大有可玩”

在孫麗紅看來,青雲市集體量大,隻做餐飲很難吸引客人,必須營造一個綜合的社交場所。為此,籌備過程中,團隊結合青雲路的美食特色,拓展了娛樂和文創板塊,向游客展現貴陽特色。

為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青雲市集招商團隊還根據物業結構、場地定位和招商方向,專門引進了一些“好玩”的商家,包括文玩、珠串等,給小眾手藝人搭建舞台。“這裡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包括手工蠟燭、手工飾品以及一些非遺元素的包包、挂飾、擺件等,好吃又好玩。”游客趙筱倩說。

從青雲市集北門進來,就是青雲市集打卡區。“在這裡不管是做餐飲還是文創零售都不能充分體現項目的特色,所以我們把這塊區域設計成整個項目的IP展示點,增加游客互動體驗。”孫麗紅說。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青雲市集開業以來,還設計了很多貼合實際、有趣好玩的市集活動:在大家期待2021年冬季初雪時,聯合商家在市集內舉辦“808限定雪花party”﹔新年伊始,聯合可口可樂舉辦定制新春虎福罐活動﹔臘八節,在全城招募“臘八粥試吃氣氛組”……

目前,青雲市集第一期入駐了20多家文創品牌,第二期將有近30家文創品牌入駐。青雲市集市場推廣部負責人趙彥雯表示,接下來,青雲市集還將不斷完善內容運營,持續推廣和宣傳,打造更多好玩、潮流、高品質、年輕的活動,讓游客“大有可玩”。

商圈培育帶動產業升級

從大西門商圈到噴水池商圈、大十字商圈,再到青雲路,貴陽商圈在不斷升級發展,變得更加多元化。

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貴陽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含貴安新區)培育打造1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夜間消費場景、10條以上夜間經濟示范街(區)。

根據《實施意見》,貴陽將通過打造夜間經濟集聚區、延長城市公共文化設施開放時長、完善夜間經濟配套設施與措施、繁榮體驗式消費等手段,打造“夜筑城”夜間消費品牌,營造高品質的夜間消費環境,大幅提升貴陽城市開放活躍程度。

夜間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量,夜間經濟繁榮的背后,是城市商圈如何推動產業再升級的思考。青雲市集作為青雲路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通過改造提升,致力於打造集視、聽、嗅、味、觸於一體的貴陽市夜間經濟示范街(區),進一步發揮“夜經濟”的優勢。青雲市集的落成,在全面提升營業環境、產品和服務品質的同時,也標志著青雲路“臟亂差”的老夜市、零星的攤位、分散的休閑場所逐步成為歷史。創新整合多種業態,以商承文、以文促旅、以旅興商,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滿足消費者“吃喝玩樂一站式服務”的需求……或許,這些都是青雲市集火爆背后的緣由。(田野/文 曠威/圖)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