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畢節:農業現代化邁上新台階

王秀芳
2021年12月16日11:2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邁步走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畢節市將如何砥礪奮進、爭取更大光榮?人民網正式推出畢節系列報道,說變化,聊規劃,看畢節市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描繪新時代的發展藍圖。

農業現代化是糧食安全、國家建設的重要保障,要更好發揮農業現代化在建設中的骨干作用。進入“十四五”,畢節試驗區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沖刺農業現代化,步伐鏗鏘有力。

五年來,畢節市現代農業經濟主要指標平穩向好,糧油生產保持穩定,肉蛋、蔬果茶、水產品等保持較快增長,今年預計糧食總產量達243.9萬噸,肉類總產量48.34萬噸、禽蛋產量6.66萬噸、水產品產量1.07萬噸,保障了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相較2020年底,農業總產值達812.6億元,比2016年564.3億元增加248.3億元,增幅為30.56%,處於歷史較高水平。

七星關區朱昌農業科技示范園。鄭德鬆攝

畢節試驗區是傳統農業大市,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重要目標,海拔落差為畢節提供了天然優勢,畢節正堅持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延長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本期記者帶你看畢節如何念好“山字經”?

突出山地特色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艱苦奮斗,敢於創新,畢節試驗區精神與時俱進,在農業改革發展中不斷賦予新內涵。

據了解,2021年畢節市前三季度,畢節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45.5億元,同比增長9.8%,絕對值及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農業經濟實現高速增長。

初冬時節,威寧縣五裡崗大坪子蔬菜種植基地的1000余畝白蘿卜迎來採收季,基地內滿是群眾拔蘿卜、去葉和裝車的忙碌身影。

工人在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分級和包裝蘋果。何歡攝

“生長周期短,每年能採收3季,畝產量7噸左右。”五裡崗街道白岩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立軍告訴記者,白蘿卜產量大、生長周期短、見效快,是助農增收的好產業。

威寧是“雲貴高原65個高山冷涼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重點縣”和“全國153個夏秋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縣”,素有“天然涼棚”之美譽。近年來,該縣突出比較優勢,以“短平快”產業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高山冷涼蔬菜種植。得益於高海拔、強光照、大溫差的“天然涼棚”氣候優勢,威寧“三白”(白蘿卜、大白菜、蓮花白)品質上乘、聲名遠播。當前,蔬菜已成為該縣特色優勢產業。

威寧蔬菜產業的發展,是畢節市突出特色引領,大力發展山地高效農業的一個縮影。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畢節市依托資源稟賦,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戰略布局,大力發展蔬菜、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經果林等12大特色優勢產業,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

綠色興農,農業的生態底色越發鮮明。織金縣選准皂角為本縣主導特色產業,目前全縣種植面積已超51萬畝,年產值4.8億元﹔大方縣積極發展肉牛養殖,帶動1.2萬戶貧困家庭穩定增收……畢節市立足本地農業資源特色優勢和不同區位優勢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產業,農業綠色化、特色化、高效化、現代化逐步顯現。

大方縣東關育苗基地。王純亮攝

今年以來,畢節堅持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破題,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基地232.16萬畝,並成功申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53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同時,積極開展“兩品一標”認証,全市累計獲綠色食品認証29個,有機產品認証188個、地理標志產品認証12個。

如今,在畢節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各類農業特色產業正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和壯大,並逐漸成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完善基礎配套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就要用現代設施、裝備、技術手段武裝傳統農業,發展綠色生產,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准化水平。

畢節市嚴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聚焦農田、農機、農業環境轉變要素投入方式,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資源要素保障,推動農業裝備升級,增強農業生產發展后勁。

“以前種菜全憑經驗,現在有科技支撐,可實現定時定量精確種植,工作輕鬆,事半功倍。”盛豐農業科技示范園內,務工人員正忙著給新栽的菜苗澆水和除草。

盛豐農業科技示范園位於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園區溫室建筑面積186750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4500平方米的冷鏈倉儲配送中心,確保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以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為紐帶,集聚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強化基礎配套,實現產業提升,盛豐農業科技示范園是畢節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真實寫照。過去五年,畢節圍繞“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總主題,積極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建成國家級土壤墒情監測站3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數量達到150個。建設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點143個,輻射帶動全市開展農作物病虫害綠色防控609.51萬畝。

金沙縣嵐頭鎮茶農採茶忙。王純亮攝

2021年,畢節突出基礎配套,打出了農業產業生產環節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新增高標准農田32.15萬畝,不斷提升土壤綜合生產能力。累計建成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134個,儲存量2.92萬噸。在重要農時季節投入各類農機具12.59萬台(套),機播面積16萬畝、機收面積21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258萬畝,開展農作物病虫害綠色防控570.86萬畝。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主要是圍繞人的需求發展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更充足,品種和質量更契合消費者需要,從而形成結構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因此,必須下大力氣夯實農業基礎。”畢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畢節還將繼續完善農田水利、機耕道、噴滴灌設備、冷藏冷鏈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區域發展能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強化主體培育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進入新時代,為參與農業競爭,畢節兒女踏上了“農業現代化”之路,他們向改革要活力,持續推進現代農業化創新。

走進畢節高新區岔河鎮塘豐社區400余畝的林下養雞基地,隻見漫山遍野的雞舍錯落有致分布其間,成群結隊的蛋雞穿梭林間悠閑覓食,務工群眾正忙著收集、清理、分裝雞蛋,現場一派繁忙。

“平均每天有3人在基地忙碌,我就是其中之一。”龍永琴告訴記者,自己和同伴每天清晨都要將雞舍的雞蛋撿拾裝箱,避免陽光直射,另外還要負責喂雞和加料,每月有3000余元收入。

為利用轄區經果林資源,塘豐社區積極探索“雞糞養林、林間護雞”生態蛋雞養殖模式。作為該社區林下養雞項目經營主體,貴州冠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農場+電商”方式,將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養殖業相結合,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目前,該社區林下蛋雞養殖基地存欄量3萬羽,每天產蛋近2萬枚。

“眼下,本地政府部門已幫忙引進了深圳的客戶,我們打算與政府部門一道,把基地打造成深圳高端養殖基地的供應中心。”貴州冠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下養雞項目負責人尹劍鋒介紹,下一步,公司將與各大電商平台洽談,持續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當地百姓穩定增收。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經營模式,構建緊密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共贏”利益聯接機制,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貴州冠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新方式發展林下蛋雞養殖,正是畢節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

近年來,畢節市持續加大龍頭企業招引和培育力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種養基地規模化、訂單化生產。切實提升合作社規范化水平,完善發展模式,加大示范社、聯合社培育力度。繼續推進“村社一體”合作社組織化、規范化、實體化運營,強化基層黨組織對產業發展的引領。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450家、累計發展合作社17662個、家庭農場數量達到2468家。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辦事處一智慧溫室大棚內,村民對農作物進行管護。 王純亮攝

除此之外,畢節還聚焦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採取短期技術指導、現場專家指導及課堂培訓等方式,著力培育一批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021年以來,共完成農民教育培訓(實用技術培訓)13.79萬人。

“當前,我們正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生態休閑農業,持續推進三產融合提質增效和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畢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畢節市正加快構建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治理齊頭並進,走產出高效、質量安全、資源節約、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現代農業農村發展道路。

奮斗新時代,邁進新征程,繼承和發揚畢節試驗區精神,創新“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畢節正朝著興旺、綠美、文明、善治、共富的目標邁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