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畢節:從“試驗”轉身“示范”

2021年12月16日08:16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蒼山莽莽著彩色,流水潺潺奏新曲。冬日的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總溪河流經青瓦白牆下,流淌著人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的林下木耳已採收,明年將繼續發展林下經濟。”村黨總支書記肖軍說,今年繼火熱的櫻桃產業之后,該村又打出了一連串的產業“組合拳”,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不斷續寫在大地上。

為了帶動農旅產業蓬勃發展,該村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以“黨組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發展鄉村旅游、經果林、林下經濟等,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0000元,黨總支領辦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積累資金突破100萬元。

陶營村的成功,是畢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中探索“四個留下”體制機制的生動縮影。

堅持選優配強,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堅持黨組織領辦,留下一批活力強勁的合作社﹔堅持共同富裕,留下一份殷實厚重的村集體資產﹔堅持改革創新,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鄉村治理體系。畢節以基層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用“四個留下”激發了農村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在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新征程上,該市不斷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著力激活經濟社會發展“一池春水”。持之以恆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等,改革創新成效顯著、亮點紛呈。

黔西市洪水鎮新橋村通過整合助農資金,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並“筑巢引鳳”,引進貴州高原藍夢菇業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建設香菇生產基地,該公司把項目資金與企業資金整合,項目資金作為村集體和農戶入股的股份,帶動了81戶群眾增收。

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推動改革,畢節市整合監管力量,構建了縣、鄉、村、組四位一體的助農項目資金監督檢查體系,使助農資金真正變成農村產業興盛、農民增收致富的“創業本錢”。

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畢節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為目標,圍繞開辦企業服務全環節開展調查研究,推出“三減一降”集成套餐,讓企業開辦時間由原來的2.5個工作日壓減至“當日辦結”。數據顯示,今年5月以來,全市通過“當日辦結”新成立的企業達800多戶。

隻有依靠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才能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活力。畢節通過市、縣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指導基層找路徑、破難題、促提升。

在鄉村振興中,如何找到基層社會治理的“密碼”?赫章縣金銀山街道通過成立社區共同管理委員會,社區“兩委”干部和群眾代表作為共同管理委員會成員,實時協調解決矛盾糾紛,團結帶領群眾共同治理家園。“自己處於城市規劃區不能建房,被征收的土地上建起的小區卻讓‘外鄉人’住了,部分原住居民以前有些抵觸情緒。通過共同管理委員會的勸說引導,大家多了一分理解,隔閡也消除了。”該社區居委會主任李貴倫說。

一件件案例,一項項舉措,記錄著黔西北大地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全市激活了資源,調動了群眾積極性,社會更加安定團結,城鄉發展活力四射。

目前,畢節已推出122個方面353項改革舉措,一批制約發展的難點堵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痛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00余項典型改革案例獲得肯定、推廣。實現了從“試驗區”到“示范區”的轉身。(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閔建華 謝朝政 汪瑞梁 翟培聲 夏民)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