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黔東南州視窗>>頭條

中央環保督察貴州進行時

黔東南:守護水清岸綠 “綠色顏值”變“富民價值”

2021年12月06日15:16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初冬時節,走進黔東南,所到之處,青山連綿,綠水悠悠,空氣清新。觸手可及的綠水青山已成為錦繡黔東南的亮麗名片,隨處可見的藍天白雲已成為百姓生活的新常態,綠色小康之路越走越寬。

全國今年1至6月地表水成績單上,在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黔東南州名列全國第3。

“河長制”守護水清岸綠生態美

初冬,陽光照耀在巫密河上,金光閃閃。

這裡是台江縣南宮鎮交密村。清澈的巫密河繞村而過,兩岸植被郁郁蔥蔥。青山、河流、吊腳樓、梯田,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交密村巡河隊隊長楊正林,正在開展巡河工作。“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巡查河流兩側的情況,不讓大家往河裡排污水和扔垃圾。禁止在河裡垂釣,捕魚等,也不允許在河兩邊亂砍濫伐。”楊正林說。

過去,為了保護巫密河水長清,交密村村民自發組織成立了巡河隊,對巫密河生態進行保護。如今,交密村以村主任為河長、20個護林員組成的巡河隊,嚴格按照河長體系和工作職責進行巡河。

台江縣共有2條省級河流,1條州級河流,9條縣級河流,25條鄉級河流,可謂河流縱橫,水資源豐富。近年來,台江縣分別從河(湖)長組織體系建設、河湖長制制度及機制建設、專項行動排查整治、建設河長制信息化、推動河湖管理范圍劃定、水域岸線環境衛生治理、河流環境日常保潔工作、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及漁業生態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開展工作,守護綠水青山。

在2021年1至6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黔東南州名列全國第三。黔東南州上榜的河流包括車壩河、雙江、小環江、亮江、六洞河、巫密河、巴拉河、清水江、渠水、舞水、舞陽河、龍江河、寨蒿河、平江河、都柳江和水口河。

黔東南州是“兩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17年以來,黔東南州大力推動河長制,落實“五級河長”制。黔東南州在983條河流按分級分段共設立河長3835人,其中,州級河流河長32人、縣級河流河長417人、鄉級河流河長1247人、村級河流河長2139人。

同時,黔東南州河(湖)長組織體系向民間延伸,招募2168名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聘請4323名河湖保潔員,有效開展河湖巡查、保潔工作,並做好巡查記錄,保障河岸水面整潔,改善河道環境面貌。

制度建設為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綠色黔東南,儼然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成績背后,離不開各項制度保駕護航。

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近年來,發布實施《黔東南州氵舞陽河流域保護條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月亮山梯田保護條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鄉村清潔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完善生態環保法制體系,建立環保與司法聯動機制,以“鐵腕治污零容忍”的態勢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出台實施《黔東南州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黔東南州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壞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系列制度規定,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並保持高效運行。

強化生態環境能力建設。探索構建“1+4+12”黔東南州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累計建成地表水水質自動站31個、飲用水源水質自動站25個,形成較為完善的水生態環境自動監測基礎網絡。

推進生態修復治理。全州主要干流岸線1公裡范圍內嚴禁新增化工園區、嚴禁新增園外新(擴)建項目和淘汰限制類項目,完成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及其他設縣級及以上河(湖)長的河流管理范圍劃定,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捕要求,依法打擊非法採砂行為,嚴守生態環境質量底線,實現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綠色顏值”變“富民價值”

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首批貴州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名單,黔東南州麻江縣烏卡坪生態藍莓產業園等全省6個地方獲此殊榮,下一步,它們將有機會獲得申報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優先權。

被命名的地方因持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筑牢生態產業轉化根基,圍繞自身環境特點和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探索建立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本地模式和機制,長效保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全省范圍內脫穎而出。比如,近年來,麻江縣烏卡坪生態藍莓產業園厚植“生態優勢”、做全“生態鏈條”、做強“生態經濟”,全方位發展藍莓綠色生態產業,用藍莓串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事實上,在發展“綠色經濟”這條路上,黔東南不少地方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良好效果。

清晨,天柱縣“三十裡水景長廊”,市民在晨跑、散步。這裡不僅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好去處,更成為游客打卡地。

天柱縣“三十裡水景長廊”已形成綿延26.5公裡的綠色長廊、竹林花海。經過改造提升,如今建有鑒江油坊、半島公園、水上樂園、朗江風情園等,今年黔東南州第十二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期間,接待游客達7.2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達2200萬元。

同時,施秉、錦屏、榕江等濱水縣份,也結合本地實際和文化資源優勢,推進濱河公園建設。施秉“水車小鎮”、錦屏“三江六岸”、榕江“濱河公園”等生態景觀破土而出、精彩呈現。

近年來,黔東南州通過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創建了一批生態文明示范試點。黔東南州、雷山縣、劍河縣先后獲批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黃平、施秉、雷山、劍河等9縣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雷山縣獲批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凱裡市清水江流域污水處理工程獲批國家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

目前,全州劃定獲批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創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3個、國家級生態村5個,省級生態鄉鎮14個、生態村19個,州級生態鄉鎮44個、生態村337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布局林菌、林藥、林雞、林蜂等產業,走好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綠色之路。截至2020年底,黔東南州建成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62個,林下經濟種植養殖面積突破100萬畝,建成林下經濟“百千萬”工程基地2628個,全州林下經濟產值突破20億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