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時政要聞

印江:“六項行動”推進“強師工程”開新局

2021年10月19日13:2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印江縣作為全省首批五個“強師工程”試點縣之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縣聚焦“立德樹人、專業提升、骨干培養、體系建設”,積極實施“鑄魂”“提能”“薪火”“強根”“增效”“建強”六項行動,推進“強師工程”試點工作,為“十四五”時期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起好步、開新局。

“鑄魂”行動 強師德引領

省級“強師工程”啟動以來,定期開展“八個一”專項行動。定期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以“八個一”活動(閱讀一本師德師風讀本、開展一周集中學習教育、組織一輪先進事跡報告、舉辦一場師德演講比賽、上好一堂警示教育課、唱好一首自律歌、組織一次師德師風測評、撰寫一篇師德教育心得)為載體的師德師風建設專項行動,促進教師實現“四個回歸”(回歸書本,重視學習﹔回歸課堂,研究教法﹔回歸家庭,珍惜幸福生活﹔回歸社會,履行責任義務)。常態化開展“四學四比三爭”活動。深入學習“四史”,比政治信仰﹔深入學習講話精神,比責任意識﹔深入學習教育理論,比育人能力﹔深入學習法規法紀,比言行舉止﹔努力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爭做學科教學能手,爭做優秀教師。建立落實“5+6”機制。修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實施辦法》《師德考評辦法》,制定《師德失范行為問責辦法(試行)》《師德師風建設示范學校和師德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制度》和《特殊群體學生關愛制度》。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教育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教育領域的難點、堵點。建立縣領導聯系學校和教育局班子成員包保學校、學校領導包保教師機制,形成層級式包保網絡。建立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機制,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建立師德師風研判機制,定期分析研判師德師風領域的重點問題。建立師德失范問責機制,對師德失范行為“零容忍”。建立教師激勵關懷機制,提升教師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目前,印江縣教育局編印了《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讀本》,內容包含《政策篇》《制度法規篇》《警示教育篇》《榜樣篇》《勵志篇》,要求全縣教師學習,補足教師“靈魂之鈣”,同時啟動了全縣師德巡回報告活動。新寨鎮通過演講比賽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強師德引領。印江二中通過“整治師德師風,提升師德水平”自查自糾,開展落實“鑄魂行動”。縣實驗小學開展警示教育,為教師職業操守、行為劃“紅線”。全縣教師踐行“四有”“三者”好老師標准的氛圍更加濃郁。

“提能”行動 強專業水平

為全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落實中小學教師、校長專業標准,印江按照“研學提能、培學提能、考學提能”思路,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強化研學“提能”。開展以提升教師文化素養為目的的教師讀書活動﹔開展以提升教師解題能力為目的的解題研究活動﹔以教研組、備課組為主體開展以全員提升為目的的校本研修活動﹔開展以提升學科專業素養為目的的專題教研活動﹔開展以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為目的的課題研究活動。強化培學“提能”。開展好以“三字一話”、教學設計、教學反思、“互聯網+”等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技能培訓﹔以課標解讀、命題、學科教學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學科素養培訓﹔以教育理論、心理學、教育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素養培訓。突出政治引領,開展好思政課教師培訓﹔突出“五育並舉”,開展好音體美教師培訓﹔突出普職融合,開展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強化考學“提能”。制度化、常態化開展全縣學科教學優質課評選觀摩活動,增加學科試題講評、群文閱讀等方面的課題﹔以即興演講、教學設計、評課稿、實驗操作等為主要內容,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評比活動﹔以教材和課標為考點,開展教師專業知識與課程標准考試。

“薪火”行動 強領軍團隊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強師工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著力加強領軍團隊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才能匯聚強大的輻射力量。”印江縣教育系統強化培優力度。落實“薪火”行動,實施“名優培育”計劃,加大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和名校長的培養力度。計劃到“十四五”末培養縣級骨干教師500人、縣級名校(園)長10人、縣級名教師50人。培養市級骨干教師120人、市級名校長5人、市級名教師20人。培養省級骨干教師60人、“黔靈名校(園)長”3人、“黔靈名師”12人。加大引才強度。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完善人才引進保障制度。探索聘請高層次學校管理人才托管學校試點工作機制。建立跨縣招聘優秀教師免試准入制度。鞏固提升東西部教育協作對口幫扶成果,建立完善對口幫扶城市優秀教師到印支教機制,爭取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注入。拓展輻射廣度。充分利用縣級“三名”工作室(坊)平台,發揮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示范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學員定期跟崗”“青藍工程”和“送培送教下鄉”活動,引領鄉村教師、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充分發揮示范學校輻射引領作用,通過強弱結對、城鄉結對的方式帶動鄉鎮薄弱學校發展。

“強根”行動 強鄉村隊伍

“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是老百姓對鄉村教師的普遍期望。圍繞“招得來、留得住”,穩定鄉村教師隊伍。根據崗位需求,加大對“特崗計劃”教師和免費師范生的招聘力度。推行集團化辦學,實現集團內教師互補、輪崗、交流。建立鄉村教師正向交流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建立鄉村教師平行交流機制,促進校際之間學科結構平衡﹔建立城區教師逆向交流機制,增強教師危機意識。繼續推行城區教師到鄉村支教經歷與教師職稱評聘挂鉤的工作機制。落實基層副高職稱政策,擴大鄉村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落實鄉村教師福利待遇,繼續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圍繞“找回自己人、充實本地人、留住外來人”,加大鄉村教師培養力度。實施優秀農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與省內外師范院校簽定定向培養協議,採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等方式,精准培養本土化鄉村教師。建立縣外教師激勵機制,定期開展慰問活動,在輪崗交流、專業培訓、子女就學等方面對優秀縣外教師予以傾斜,千方百計留住“外來人”。圍繞“幫得實、教得好”推進城鄉教師一體化發展。建立優質學校結對幫扶鄉鎮薄弱學校機制﹔繼續實施區域教研發展共同體﹔繼續開展百名骨干教師精准幫教和名師工作室送培送教活動,提升鄉村教師專業素養,推進城鄉教師一體化發展。

“增效”行動 強培訓體系

構建一套科學、系統的教師專業化培訓體系,是教師專業素養和能力提升的重要課題。打造培訓基地。以“三名”工作室為依托,分學段打造教師培訓基地,逐步加大硬件投入、逐步培養具備教師培訓資質的名師,十四五期間,爭創省級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區域性教師發展示范中心各1所,省級教師專業發展示范學校3所。加強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大力開發“校本課程”“品牌課程”。創新培訓方式。積極爭取與省內外師范類高校建立教師培育協作關系,構建新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著力提升該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加大與廣東省東莞市的對接聯系,每年選派優秀后備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到東莞市優質中小學幼兒園挂職跟崗學習﹔每年遴選優秀后備管理干部和班主任教師到部屬師范院校參加能力提升培訓。加強課程建設。整合名師資源,充分挖掘國家級、省市級名師的課程研究和課程開發的潛力,將教師教育課程研究作為國家級骨干教師、省級名師、“三名”工作室主持人的主攻方向。積極申報參與省級教師教育精品課程的開發。

“建強”行動 強督導視導

工作能否有效推進,政策能否落地落實,效果是否明顯,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監督、評估、指導。印江縣建立督導視導體系。建立專職督學制度,抽選具備豐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人員組建專職督導組,實施專業化督導。完善兼職督學制度,發揮兼職督學督政、督學、評估監測職能,實施常態化督導﹔強化教學視導,用好“推門聽課”“跟蹤監測”等措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任光勇、王治洪)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