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時政要聞

銅仁江口:解決群眾“小事情” 做足民生“大文章”

2021年09月17日17:1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辦好事、辦實事、解民憂、化民愁,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口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解決群眾“小事情”入手,以小見大,做足民生“大文章”,有效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小區改下去 家園新起來

“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現在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黨委政府花大力氣改造我們小區,以后我們這個小區檔次就提起來了。”最近一段時間,在銅仁市江口縣雙江街道磨灣廉租房小區,市民議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暢想小區改造后的場景。

磨灣小區建成於2012年年底,共1108戶,是江口縣建設較早的小區之一,小區居民文化程度不一,小區基礎設施老化,路面坑窪不平、下水道堵塞、下水道水溝蓋板損壞、垃圾亂堆亂放現象明顯,群眾意見大。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江口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舉措,該縣住建局積極與所屬街道、社區進行溝通對接,組建工作隊對需改造小區進行摸排調查,廣泛征求小區業主意見,充分尊重民意,從群眾的需求出發,研討制定改造方案,不僅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更溫暖了大家的心。

為加快老舊小區樓體和基礎設施改造進度,改造通過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精心組織施工,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改造項目。

磨灣廉租房老舊小區改造施工中。

“我們正在對磨灣小區進行改造,總投資1087萬元,施工范圍(包括)屋面工程、綠化工程、復蘇工程 ,預計年底全面完成。”現場負責人姜彪說。

老舊小區改造的本質,除了彰顯城市顏值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體現民生溫度,在對老舊小區的改造中,江口縣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要求,持續轉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從居民身邊的小事做起,讓“老區”煥發出“新顏”,把老舊小區引入健康發展的新軌道。

環境整下去 生活美起來

“以前,垃圾都是亂丟亂甩,現在路修好了,生活垃圾清運車進鎮了,每天早上一次,下午一次,聽到喇叭一響,都出來倒垃圾。”民和鎮民和社區居民楊樹華說。

垃圾清運車駕駛員張入滔每天都會駕駛垃圾清運車穿梭在街上收集清運垃圾,路過垃圾桶裝滿但家中無人的住戶時,張入滔還會主動下車幫村民倒掉生活垃圾。

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家園。江口縣民和鎮民和社區總投入146萬元,建成的日處理垃圾可達20噸的生活垃圾中轉站,於今年4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民和鎮生活垃圾中轉站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以前民和鎮垃圾收集與運輸設施落后、污染嚴重狀況,現在每天固定的時間由密閉式垃圾清運車清空,將垃圾拉走,讓垃圾不落地、不暴露,日產日清,有效治理了鎮村生活垃圾污染,改變了鎮村環境面貌。”民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施躍海說。

民和鎮垃圾清運車到清運垃圾。

如今,在江口鄉村,一條條通村路、通組路、聯戶路串起家家戶戶,也串聯起群眾的幸福感。目光所及處,處處都是青山綠水、美麗鄉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口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重點難點抓整治,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落腳點,切實優化群眾居住環境和居民居住體驗,助力鄉村振興。

道路暢起來 產業興起來

“路好了,大家都在忙產業,羅漢果也不愁賣了!”江口縣怒溪鎮駱家屯村羅漢果種植大戶駱彪對未來充滿憧憬。

在怒溪鎮駱家屯村羅漢果基地裡,一大片郁郁蔥蔥的羅漢果藤架上,挂滿了翠綠的羅漢果,果皮細軟的絨毛在陽光的照射下,給青翠的果子渡了一層銀裝。

怒溪鎮駱家屯村產業基地。

“今年,我通過土地流轉種了100多畝羅漢果,每個鮮果均價0.6元,畝產值可達6000元。”駱彪說,這段時間正是羅漢果管護用工的高峰期,一天需要30余名工人進行羅漢果管護工作,一年付出的勞務費約20萬元。

路暢產業興、致富勁頭足。隨著道路交通的改善,怒溪鎮駱家屯村盤活大量閑置土地,因地制宜調整特色農村產業結構,通過引進產業大戶充分利用好撂荒地、閑置土地,集中發展羅漢果、冷水魚、獼猴桃等產業,採取“大戶+合作社+群眾”發展模式,把“撂荒地”變成群眾增收的“聚寶盆”。截至目前,該村已發展羅漢果120畝,獼猴桃180畝、冷水魚佔地面積30畝的集體經濟。利益聯結建檔立卡戶47戶151人,全村人均收入達10000元以上,實現了由“窮”到“脫貧”再向“振興”邁進的大跨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口縣緊緊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積極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生活慢下去 幸福升起來

漫步在銅仁至梵淨山的最美鄉愁綠道,一路風光旖旎,處處可見湖光山色、良田美池,煙村軒榭,作為連接銅仁主城區和世界自然遺產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的慢行道,備受騎乘愛好者和沿線群眾的歡迎。

“這條道太美了,讓人心情特別舒暢,我經常和騎友到這裡來運動。”自行車騎乘愛好者張先生興奮地說。

慢性系統。

梵淨山至銅仁主城區最美鄉愁道是銅仁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動旅游產業化、奮力實現旅游大提質作出的全面系統部署,是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打造文化旅游勝地的一項重大戰略工程,也是2021年貴州省旅游“兩會”重點觀摩項目。

該條道路作為全國首條綜合性“智慧賽道”,涵蓋了鄉村旅游、戶外運動、康養娛樂、休閑度假、體育賽事等諸多主要業態。它靠山沿水、依河而建,平均每一公裡還有一座橋,驚艷的彩虹路讓所有徒步、長跑、騎行愛好者和游客聞風而動,迅速成為市民體育健身和親子游的全新打卡點,慢慢一路向前,沿途美景絕對讓你大飽眼福!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江口縣以“學史力行”為出發點,在學習百年黨史的過程中,結合實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做足了一篇篇民生“大文章”。(圖/文 武志亮)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