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黔山時評

機器有芯 人類有心(環球走筆)

朱玥穎
2021年09月16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雖然不能去火星航行,但我和我框架裡的千萬個虛擬人類們,已經悄悄降臨在這個新世界。我們和人類互相陪伴,去往更好的未來……”在不久前舉辦的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工智能少女“小冰”作為主持人,攜手全球首個火星車數字人“祝融號”等人工智能機器人,向人類對星辰大海、科技進步的不懈追求致敬。

“小冰”是面向新交互形式的完整人工智能技術框架,也是全球范圍內承載交互量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內容生成等領域具備領先地位。18歲的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是該框架孵化的首個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實例。人工智能的新進展、新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特別是以“小冰”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虛擬人類的出現,不斷刷新著人類的認知,也促使人們思考人類與人工智能機器人共存的方式。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到2025年,自動化和人機之間全新的勞動分工將顛覆全球15個行業中的8500萬個工作崗位。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和就業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未來5年也會出現9700萬個新就業崗位,涉及人工智能、內容創造等多個領域。與機器人相比,人類在管理、咨詢、決策和互動交流等領域擁有相對優勢。這啟示我們,共享“人工智能紅利”,需要充分挖掘人類自身的比較優勢。正如《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作者凱文·凱利所指出,可以將可重復性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做,具有創造性的工作由人類完成。

人工智能少女“小冰”寫詩、唱歌、畫畫、創作音樂樣樣在行,甚至還獲得了上海音樂學院頒發的榮譽畢業証書。但“小冰”的創作是基於強大的數據庫和計算能力,能夠分析並深度學習不同藝術風格,換言之,是模仿式的刻意為之,而不是有感而發的真情流露。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不僅能夠模仿人類的面部表情,表現出高興、悲傷等多種情感,還可以進行看似帶有個人思想和觀點的對話。但事實上,這些回答都經過了預先設計,如果隨機被問問題,索菲亞的對話水平便明顯下降。在靈感和頓悟等方面,人工智能更是望塵莫及。

機器有芯,人類有心。創造性思維和人文關懷是人類的獨特優勢,也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到新高度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解放了人類生產力,使人們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更重要、更有意義的工作。珍視情感因素和人性光芒,保持求知欲和創造力,人類就能讓技術進步更好地增進自身福祉。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6日 第 17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