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黔東南州視窗>>時政要聞

凱裡市:“人才宜站”為鄉村振興賦能

2021年09月14日09:33 |
小字號

為有效推進鄉村振興,今年來,凱裡市創新“黨建+人才+產業”模式,組建“鄉村振興人才宜站”,著力解決鄉村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打造“宜居、宜業、宜旅、宜養”的美麗新農村。

9月7日,在凱裡市大風洞鎮都蓬村,金黃色的水稻田層層疊疊。來自黔東南州農科院、凱裡市農業農村局、市教科局的黨員干部正忙著幫助村民收割水稻,伴隨著脫粒機“轟隆隆”的工作聲,大家割稻谷、打稻谷、裝袋、扎稻草,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這裡光照特別好,大米質量和口感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我們結合鄉村振興人才宜站,准備到這裡進行水稻的綠色生產和綠色食品認証。”州農科院水稻所所長浦選昌介紹說,都蓬村一帶的氣候條件適合發展稻魚產業,但是不成規模,老百姓各種各的,所以大米的品質得不到保障,科技特派員入駐村裡后,從技術、品種、綠色防控等各方面對村民進行指導。

凱裡市按照管理專技人才抓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抓示范的原則,整合組織教科、農林水、鄉村振興局等職能部門,組建服務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組團式”進駐鄉村振興人才宜站。浦選昌就是人才宜站(大風洞站)農業領域的一名專家人才。

據黔東南州農科院研究員胡世然介紹,今年我州在都蓬村實施省級項目,其中實施的稻魚項目,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提高稻米的價值,可以使畝收入增加兩千多元,能大幅度地提高當地農戶的收入。

都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飛告訴記者,凱裡市通過業務培訓、技術指導等方式,為農村重點培養了一支實用型人才隊伍。科技特派員的入駐,等於給村民們吃了個定心丸。都蓬村流轉了80畝土地來做稻魚試驗示范、稻蝦試驗示范,通過品種選育評比,最終選出一到兩個優秀的品種,或者一套優秀的技術方案來推廣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的收益一年比一年高。

據了解,凱裡市通過農業試驗、項目扶持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凱裡特色且發展前景好的支柱性產業,在大風洞鎮都篷村、都輝村等村實施優質稻篩選和稻魚綠色綜合種養示范項目,實施規模達500余畝。(余天英)

來源:黔東南日報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