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文教

貴州鄉土建筑“變形記”在貴州省博物館上演

2021年09月07日11:19 | 來源:貴陽晚報
小字號

城鄉交互,走過從鄉村老屋拆下來的框架木料制作的“穿排亭”,步入貴州省博物館四號展廳,這裡正在舉辦的“考·工·記”貴州鄉土建筑遺產保護創生展,呈現著貴安新區麻郎村石頭寨、安順七眼橋鎮雲山屯等6個典型村寨老屋樣板修復案例,更是一個貴州鄉土建筑修繕、保護的“變形記”展。此次展覽將從9月4日持續至12月30日。

展示祖屋“修繕”技藝

喚起人們的鄉土記憶

展覽分為“守望故鄉、修復傳奇、活化共享”三個部分。“守望故鄉”即“考”,現場展示了志願者建筑師們測繪手稿、速寫、圖片等﹔“修復傳奇”為“工”,一組組圖片詳細記載著場地清理、屋頂修復、木材加工、木架修復、牆體石作、上梁儀式、非遺研學……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和當地匠師們相互切磋,一座老宅“涅槃重生”的艱辛歷程被一一展現﹔而“活化共享”則為“記”,傳統建筑在修復中獲得再生,人們共享鄉土的人文生命。

目前,貴州有724個村寨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數量居中國第一,其中,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就有16個,但在近40年的城鎮化進程中,不少鄉土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創生迫在眉睫。

策展人越劍是貴州城鄉遺產保護志願者工作營負責人,從2014年起,每年夏天他都帶領志願者在貴州鄉村修房子。此工作營是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和法國遺產保護志願者工作營聯盟的國際合作項目,已在本土開展了8年的工作。先后有來自中國、法國、英國、挪威、比利時、澳大利亞的257名志願者對貴州9處歷史建筑進行了修復傳習。這次展覽也是工作營對鄉土建筑遺產保護從“記”到“技”的一個階段總結,是對貴州如何保護鄉土建筑遺產的一次有益的實踐探索。

從“記”到“技”

探索貴州鄉土建筑遺產保護

走進展覽現場,猶如進入了工地,建筑鐵架把展廳空間劃分為上下兩層,建筑模型、新舊對比圖片、巨幅工匠群像、志願者手繪圖紙、修復記錄,還有布依族小刨、漢人手鋸、苗家角尺等45件傳統木匠工具。

位於貴安新區麻郎村石頭寨的“韋家族屋”,建筑面積252平方米,T型院落,有祖房、幺兒房、二兒房等,結構為承台式實木結構。修復后的老屋創生為了“民族民間博物館”,祖房改為“韋家祠堂”,相鄰的房間成為了展廳和鄉村圖書館。

在安順雲山屯,志願者們修復了“金家鋪子”“金家小院”“黃家院子”三棟老宅,分別變身為屯堡生活館、中國屯堡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站、“屯堡工作營”研學基地。

……

據展覽資料顯示,貴州村寨大多分布在淺山地區或有水源的山頂,根據不同地貌、地勢形成兩大類鄉土建筑樣式。一類為承台式,筑台建屋,順勢營造,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區屯堡聚落和布依族村寨,頁岩屋頂、石牆,統稱“白房子”。另一類為干闌式的“黑房子”,分布在黔東南、黔南的苗、侗村寨,青瓦、樹皮屋頂與深檐口,呈深色系。

越劍介紹說,貴州民居的“黑白”譜系與青山綠水形成了多樣的水墨畫卷,歷經滄桑的洗禮,是貴州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和文化遺產,今天應該進入人們的視野。

《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關於手工業技術的文獻,記錄了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范和制造工藝。此次展覽為何以“考·工·記”為題,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解釋道:“考為考察、研究﹔工理解為工匠、工藝﹔記為技藝傳承,呈現著中國傳統建筑營造的核心精神。”

貴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民居建筑大師羅德啟認為,“貴州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是千百年農耕文化和文明的結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鄉土建筑遺產的修復傳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控制不合理的建設行為,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原居民的實際需求,改善其生產和生活條件,如此,保護才能向前推進。”

據悉,在展期的雙休日時段,還將會陸續開展貴州木匠修復老窗、小板凳親子活動、大師講座等豐富的互動活動,以提高公眾對建筑遺產的關注度。(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輝 實習記者 王倩)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