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遵義市新蒲新區>>生態新蒲

新蒲新區:換個法子來耕地

2021年09月01日15:0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手揮鋤頭汗如雨,腳踩泥土衣衫濕。

回想起以前下地勞作的日子,新蒲新區永樂鎮山堡村村民秦久輝長嘆一口氣:“隻要一到農忙時節,大部分時間都得耗在耕地上。”

耕地是種植庄稼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庄稼的收成好壞直接與之挂鉤,一點馬虎不得、大意不得。

因此在早些年,早“鋤”晚歸成為眾多庄稼人習以為常的事兒。

“家裡有土地40多畝,除我之外,最熟悉它們的莫過於家中的鋤頭。”秦久輝說,“一畝地我至少要挖四天,為讓土質更鬆軟、更好進行播種,有時挖完還得再重復一次,一天下來,手掌都磨出了血泡。”

農活不能硬干,這樣艱苦勞作一段時間后,秦久輝琢磨著要打破自家鋤頭“大一統”的局面,考慮一番后,他決定買一頭耕地牛。

然而喜憂參半,雖然耕地牛解放了雙手、提高了效率,但消耗的糧食也日漸增多。“一年需要它的地方無外乎春秋兩季,平時都在圈裡養著。”出於無奈,沒過多久,秦久輝便將牛賣掉了。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新蒲新區積極響應號召,支持引導農民購置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乘著這股東風,秦久輝購買了第一台手扶式旋耕機,政府補貼加上廠家優惠,原價6000多元的旋耕機,他隻花了4000多元。

轉變因它而起。

買回家后,秦久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著旋耕機下地。“剛開始我也不大會用,自己慢慢摸索后很快就上手了,耕地又快又好,尤其是冬天土壤容易結塊,用它直接可以搞定。”秦久輝說,旋耕機不僅能旋耕,安上鏵子還能起壟,因為體積小,小型菜地也能使用,比鋤頭可省勁多了。

今年,秦久輝共種植辣椒30余畝,時下正喜迎豐收,預計產值達30多萬元。等辣椒採摘完畢后,秦久輝還計劃用兩天時間仔細翻整土地,為20畝秋季蔬菜種植做准備。

據了解,山堡村共有農戶819戶,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旋耕機。從鋤頭到耕地牛再到旋耕機,農業機械化的縱深推進,不僅變更了耕地方法,也加快了從傳統農民轉型到新型職業農民的進程,為新蒲新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強勁動力。(羅保美)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