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六盤水視窗>>新聞快訊

徐返:從田間地頭來 到農戶中間去

2021年08月03日08:1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我叫徐返,是一個扎根在六盤水田間地頭的雲南人。今天我要講述的是我和六盤水土地的故事。

1988年,我出生在雲南省宣威市的一個村子。從我記事起,村裡的田間地頭便是我和小伙伴的樂園,也讓我從小就對土地有了一份熱愛與眷戀。

2017年8月,我從雲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畢業。次年2月,通過研究生人才引進政策,我成為了鐘山區生態文明建設局蔬菜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

發展農業產業,深入了解第一手資料是基礎,我到了鐘山區第一件事就是去接地氣。

大山無言,一石一礫皆是見証。1個月裡,我走遍了鐘山區10個鄉鎮77個村,每到一處,借助手機測海拔、繪面積,與種植戶、村支兩委成員、鄉鎮農技人員不斷交流,並做好詳細記錄。

回到辦公室,我查閱各種資料,認真分析總結蔬菜、中藥材、烤煙等產業的發展狀況、技術特點、品種情況等,撰寫產業調研報告,起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產業扶持意見。

陪伴我在鄉村工作的除了一組組數據外,還有群眾期盼的眼神。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2018年8月的一天,我到鐘山區木果鎮連山村走訪產業情況。在與村民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種植多年的核桃樹每逢青果期就出現嚴重落果,許多核桃樹已經多年未得到採收。看到農戶焦慮的眼神,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當天,我便在周圍2公裡范圍內調查核桃種植情況,形成一份書面調查報告,一邊發給我的導師、同學們一起探討﹔一邊求助技術“外援”,邀請西南林業大學伍建蓉教授專程前來指導,並撰寫了《鐘山區核桃舉肢蛾與長足象防治技術方案》《鐘山區梨樹鏽病防治技術方案》,通過不斷努力防治,2019年,連山村的核桃產業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為村民降低了損失。

2018年以來,我先后從內蒙古、雲南、黔西南引進馬鈴薯、紫薯、特色蔬菜品種12個,牽頭“小康菜園工程”1個,主持建設“小康菜園工程”項目2個、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個、食用菌冷鏈項目3個、高山草莓育苗項目1個。

作為農業人,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著田地裡農作物豐收,農戶的日子越過越好。我會繼續做好基層群眾的貼心人,以思想上求奉獻、工作上求先進、生活上求充實、產業上求發展的斗志,去詮釋一名新時代基層年輕農業人的新作為。(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整理)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