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斷崖路”,拉直“十八彎”——

黔東南“四好農村路”串起鄉村振興產業鏈

2021年06月24日08:50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光燕

又是一個豐收年,劍河縣革東鎮光條村茯苓種植基地裡,村主任歐明光看著去年種植的茯苓大豐收,高興地說,今年,光條村茯苓產業達到500余畝規模,覆蓋20余戶村民,平均每戶實現年增收五六萬元。

歐明光是光條村鉤藤種植能手,種植80畝鉤藤,每年有6萬余元純收益。他一直想帶著村民通過發展產業一起致富。

“村裡產業發展曾被1.5公裡的‘斷崖路’影響,雖然隻有1.5公裡,但是隻能靠人力把種植的農作物抬出去,收購的車子進不來。”歐明光說。

2017年,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啟幕,劍河縣將光條村納入2017年計劃目標。

如今,光條村不僅通了路,產業路更是縱橫交錯。村民在田間地頭使用機械勞作﹔客運車、小轎車、農用車、摩托車在公路上穿梭,肩挑馬馱大件物資進出已成為歷史。

近年來,黔東南州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升改善,不斷完善運輸服務體系,大力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打造“暢安舒美”的鄉村路域環境,全力提高交通運輸服務品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短短幾年,黔東南形成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農村“組組通”硬化路行動全面收官,惠及農村人口90余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5萬人),長期困擾農村地區群眾出行、“黔貨出山”的痛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曾經,岑鞏縣客樓鎮交通不便,毛坯山路十八彎,被當地人譽為“高原屋脊”和“涼鄉”。惡劣的地理條件阻礙客樓鎮發展步伐。

隨著交通不斷完善,如今,客樓鎮通村路、通組路、產業路縱橫交錯。當地繁茂的植被和涼爽的氣候反而成了客樓致富的“最大法寶”。

近年來,客樓鎮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太子參、烤煙等產業,推動農村產業振興,並依托下寨村荷花產業基地、野生紅豆杉聚生群落、高山雲霧茶、紅豆山庄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民俗風情特色優勢,大力發展“農文旅一體化”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打造集康療養生、休閑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交通便利后,全年都有游客來‘打卡’、攝影、拍抖音。”岑鞏縣客樓鎮下寨村茶葉種植大戶成軍說,沒想到自己的茶園成了旅游景點。

路修好了,還要“路好走”。在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方面,黔東南州自主研發“通村村”農村出行服務平台在雷山縣試點成功后,已在全省88個縣推廣運用。

該平台集班線服務、包車預定、出租車服務、購票服務、物流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破解農村居民出行難、農村貨運物流難、農村客運安全監管難等問題。平台搭建鄉村出行網絡和物流網絡,構建鄉村經濟運行發展大動脈,實現鄉村農產品變商品、資源變資產、農村人變生意人。

修的是路,通的是車,連的是民心。越來越多“四好農村路”延伸至農村各個角落,把鄉村振興的產業串聯在一起。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