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

2021年05月31日15:0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科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力量。近年來,七星關區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強化農業技術推廣,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譜寫了鄉村振興新華章。

“以前種菜全憑經驗、靠感覺,現在以科學技術為支撐,實現了定時定量精確種植,工作輕鬆,事半功倍。”走進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盛豐農業科技示范園,放眼望去,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盛豐農業科技示范園是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產業配套項目,投資約5000萬元,於2018年投入使用,園區分為農業景觀展示廳、新品種推廣展示廳、花卉展示區、立體栽培展示廳,主要用於蔬菜種植、花卉種植以及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觀光園一角。

園區實現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科教培訓、技術研發、休閑觀光等功能,棚內黃瓜、西紅柿、南瓜等名、特、優蔬果,把整個大棚裝飾的五顏六色,令人嘆為驚奇。

園區的建成為七星關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智能溫控、供水施肥、無土栽培等信息化種植管理技術為作物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也為搬遷群眾帶來了許多就業機會。目前,園區採用“龍頭企業+貧困戶+基地”模式,吸納100多名搬遷群眾到園區務工,帶動其就近就地就業,讓搬遷群眾實現了“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目標。

科技不僅提高了農業產量,為農業生產端提供了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發展的新模式,也改變了農業的生態。近年來,七星關區依托科技創新,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朱昌鎮,智慧農業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事業相得益彰。

辣椒育苗。

“我們的蔬菜一年可以種八茬,比以前的產量提高了近十倍。”走進朱昌鎮農業科技示范園,一排排蔬菜苗在大棚內整齊劃一,村民忙著給新栽的菜苗澆水、除草,為全區“菜籃子”供應提供保障。

該園區於2020年4月開始建設,項目用地508.3畝,溫室建筑面積 186750 ㎡。為了讓蔬菜更好地生長,園區採用的是第八代冬暖式大棚,有效縮短了作物生長周期,實現高產、高效、高能。同時,園區配套建設4500㎡的冷鏈倉儲配送中心,完善包裝車間、分揀中心、冷藏庫等建設,確保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目前,園區建設蔬菜直銷店30家,直銷上海等城市。

在不遠處的高效農業產業園區,泰豐生態餐廳、奇異花果展示大廳、農耕文化園、採摘基地、垂釣園、花藝超市等文化娛樂項目,成為了旅游觀光的好去處,被廣大市民稱之為“畢節的后花園”、“都市養生地”。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農業科技園是七星關區依托科技創新促進農業邁向現代化,助力農業“加速度”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七星關區著力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通過實施“益農信息社”工程,大力推進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商服務、培訓等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實現益農信息社覆蓋全區80%行政村。同時,圍繞產業發展,推進農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體系建設,農作物重大病虫害監測網點建設,實現在規模養殖場和農產品加工基地現代化農業信息服務手段和農業智能裝備100%覆蓋。

種植培訓。

在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的同時,七星關區圍繞區委“532”“211”產業發展規劃,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大節約化育苗、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並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組織良種選育聯合攻關,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82.8萬千瓦,全區機耕面積達到12萬公頃,機耕率達86%,農機專業合作社27家。今年,七星關區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5%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00萬畝,建設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基地5萬畝。

未來,七星關區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圖/文 李金苗)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