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有就業 人人有保障

清鎮市讓搬遷群眾少操心不煩心

2021年04月18日08:58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羅文福 通訊員 楊洪金 雷森珽)“文孃,給我來兩塊錢的香蔥。”“洋芋給我稱一下。”4月12日一大早,清鎮市站街鎮楓漁小區B區農貿市場內,攤主文成芬正忙著為顧客選購的時蔬過秤。

原來居住在清鎮市流長鄉銀廠村的文成芬,因家庭變故,欠下30多萬元的債務,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6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楓漁小區,在農貿市場做起了蔬菜生意,現在她不僅還清了欠款,還過上了舒心日子。

楓漁小區是清鎮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分為A區和B區,有易地扶貧搬遷群眾483戶1966人。

家住楓漁小區B區15棟的翟長虎,幼時生病導致右腿殘疾,一直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搬遷之前,一家人擠在簡陋的石板房裡,日子過得十分清貧。“搬遷后,社區居委會把我的農村低保轉為城鎮低保,還給妻子在小區裡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孩子就在附近的學校讀書,放學后還可以到小區的四點半學校去學習,省心不少。”翟長虎說。

為解決安置點群眾搬出來后怎麼辦的問題,清鎮市站街鎮楓漁居委會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搬遷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開展家政、廚藝、護理、縫紉等專業技能培訓,確保每戶至少一名以上勞動力掌握一門適用技能﹔舉辦專場招聘會,促進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如今,楓漁小區已與清鎮主城區、站街老城區實現互聯互通,群眾就醫、就學十分便利﹔周邊1至3公裡范圍內有4所小學、1所中學,解決了165名搬遷群眾子女入學問題﹔配置衛生服務室2個,基本醫療護診實現小區全覆蓋、優質醫療資源實現有效供給﹔實現443戶884人“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目標,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