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德江縣楓香溪鎮——

傳承紅色精神 聚力綠色發展

2021年02月13日08:39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聰

2月7日,印江自治縣木黃鎮五甲村,村口路旁一棵挺拔的古柏讓記者駐足。

這是當地有名的“會師柏”,一段光輝歷史的見証者。

“80多年前,紅二、紅六軍團就是在這棵樹下勝利會師的。”五甲村支書徐黎明說。

80年歲月崢嶸,它依然枝繁葉茂,郁郁蔥蔥。

1934年夏,賀龍、夏曦、關向應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會師后恢復紅二軍團番號)進入黔東,開辟黔東革命根據地。同年7月,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奉命退出湘贛根據地,向湖南中部挺進。

9月19日,紅六軍團兵分兩路,進入貴州。通過錦屏、黎平,進入苗、侗兩族聚居地清水江流域。10月4日,紅六軍團在瓮安縣猴場接到中革軍委電令,向紅三軍所在的黔東蘇區靠攏。

10月7日,紅六軍團經過石阡甘溪,遭到黔、湘、桂三省軍閥的圍剿,損失慘重。后紅軍主力轉移,經英家槽進入印江,在五甲村古柏樹下與前來迎接的紅三軍先頭部隊會合。

這就是有名的木黃會師。會師后,兩軍領導人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在印江木黃鎮水府宮內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兩軍團統一行動。

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在木黃勝利會師,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的第一次大會師,它標志著紅六軍團勝利完成了中央賦予的戰略任務,標志著兩軍進入新的歷史轉折點,為后來紅二方面軍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軍團勝利會師后,又開辟了新的革命根據地,吸引和拖住了大量敵軍,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的長征。”木黃會師紀念館館長冉光輝介紹。

古柏悠悠,歲月崢嶸。80多年來,老區干部群眾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在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指引下,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站在會師柏前放眼望是鱗次櫛比的食用菌大棚。“我們以紅軍長征精神為引領,大力發展食用菌、經果林等產業,已成功摘掉了‘窮帽子’。”徐黎明說。

在脫貧攻堅戰中,木黃鎮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茶葉、精品水果、蔬菜等綠色產業,山頂種茶、山腰種果、山底種菌蔬,已成為印江名副其實的產業強鎮。

據統計,過去五年該鎮發展食用菌5000畝、茶葉6500余畝、高標准種植蔬菜2200余畝,還有青脆李、紅脆李等精品水果10000余畝,辣椒2455畝,烤煙2500畝。

記者進木黃鎮文昌村時,村支兩委干部正忙著算賬、給村民分紅。村支書徐明成說,今年村集體經濟將拿出7萬元分紅,惠及全村122戶剛脫貧家庭。

“這7萬元是合作社的收益。”徐明成介紹,2017年,印江引進同發集團,在文昌村建立印江同發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帶動當地千余戶群眾種植雙孢菇80萬平方米。去年,合作社收益不錯,全村原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將享受分紅。

“我家分到580元。”村民向夢琴說,除了分紅,家裡1.2畝地還流轉給園區發展食用菌,每年有近千元租金,加上自己在基地務工的收入,“一年下來能掙兩萬元。”

長征精神引領綠色發展,昔日紅二、紅六軍團在黔東大地上走過的崎嶇小道,如今已變成平坦油路﹔當年缺衣少食的窮苦大眾,如今已不愁吃、不愁穿,向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邁進。

1934年6月,賀龍、夏曦、關向應等同志率領紅三軍轉戰七千余裡挺進黔東,在德江縣楓香溪召開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會議,史稱楓香溪會議。

“紅軍來到楓香溪的時候,窮苦百姓受地主剝削壓迫,缺衣少食,苦不堪言。現在,通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終於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楓香溪鎮楓香溪社區90多歲的黃金儒老人說,“還是紅軍、還是共產黨好啊!”

多年來,楓香溪鎮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大力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聚力發展核桃、茶葉、蔬菜、水果等綠色富民產業,取得了喜人成果。

數據顯示,該鎮“十三五”期間地方生產總值增加到9.3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9856元,建檔立卡貧困戶1292戶4654人全部脫貧,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