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穩糧優經”開啟“三農”新征程

2021年01月21日17:5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惠水金錢橘獲豐收。黔南州農委供圖

人民網貴陽1月21日電(王秀芳) “十三五”以來,黔南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按照“穩糧優經”的思路,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同時,積極利用和開發地方特色優勢,促進黔南“三農”發展站上新起點。

1月21日,記者從貴州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上述消息。“十三五”以來,黔南州始終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州工作重中之重,通過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建成一批批產業扶貧基地,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同時,積極出台產業扶貧政策,覆蓋98%的貧困群眾,讓產業扶貧成為覆蓋面最廣、帶動人數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貧舉措。

荔波縣中心村千畝桑園壩區。柏萬頂 攝

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以來,黔南州累計調減低效作物172.8萬畝,辣椒、瓜類、豆類等8個優勢單品種植面積166萬畝(次),建成貴州省最大的茭白和佛手瓜基地,促進茶葉、蔬菜、水果、中藥材、刺梨等12個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積極推行綠色增產種植模式,提高優勢作物規模化、科技化、標准化水平,實現產量產值雙增。深入實施農產品“七進”行動,做實“以銷定產”“以產找銷”,推動“黔貨出山”。

生態畜牧業加快升級。用好用足項目用地、金融扶持、養殖補助等國家和省支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相繼招引東方希望、牧原等15家領軍型龍頭企業落戶黔南。21個省級重點生豬養殖項目基本建成,推動生豬產能恢復增長,豬肉市場價格逐步回落企穩。全州13個獸醫實驗室達到生物安全一級以上標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基本建成。截至12月底,生豬存欄、出欄分別達到181.5萬頭、216.23萬頭,分別恢復到2017年末的111%、105.4%。

農業綠色發展扎實推進。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農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99%以上,建立農產品合格証試行主體名錄786家,綠色食品認証企業21家28個產品,有機食品70個,培育都勻毛尖、長順綠殼雞蛋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7個,“兩品一標”認証面積267.5萬畝,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0%。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生態、資源、品牌優勢,連續舉辦五屆都勻毛尖(國際)茶人會,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逐年提升,連續兩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十強。

荔波縣主要農作物(水稻)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荔波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以來,完成新建或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7.18萬戶、農村公共衛生廁所1226座,村級公共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實施12個縣(市)整縣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覆蓋90%以上行政村。完成263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306個行政村,行政村覆蓋率25.8%。

農村改革成果惠及廣大農民。順利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証工作,將684.54萬畝承包地確權給76.82萬農戶,並領取土地承包經營權証書。規范“村社合一”組建集體股份經濟組織,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完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361.34萬人。完成折股量化資產總額47.77億元,發放股權証89.93萬本,實現應發盡發。會同14個州直部門聯合出台支持“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政策措施,加快村集體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發展。積極引導農戶以土地、人力、資金等要素入股企業、合作社,讓農戶與企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穩定增加群眾收入。

“十四五”時期,黔南州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引領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突出抓好茶葉、蔬菜、水果、刺梨、生態畜牧、中藥材六大主導產業,持續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積極構建農業新發展格局,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供穩定支撐,為糧食和農產品安全提供保証,為暢通經濟循環作標杆作示范。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