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在有理》貴州樣板系列五:打通農村出行“最后一公裡”

2021年01月19日12:24  來源:貴州日報
 

今天,《貴在有理》繼續開講!新篇章之“貴州樣板”第五集帶你了解“組組通”如何打通貴州農村出行“最后一公裡”……

一座山,能阻斷富裕,而一條路,也能戰勝貧窮。

2017年8月,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大決戰,堅決打通農村出行“最后一公裡”。不到兩年,全省3.99萬個30戶以上村民組通上了期盼已久的硬化路。

公路修在家門口,不僅解決了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而且提高了農民創業致富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有效帶動了農村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兩年來,貴州的鄉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個,新增農用車等38余萬輛。同時,各地組織當地貧困群眾組成勞務隊經培訓后參與通組硬化路建設,增加貧困群眾就業收入渠道,沿線受益群眾達1166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183萬人。

“組組通”改變了什麼呢?

“我們推進‘組組通’建設,就是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破解貧困地區農村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問題。比如老百姓出行不暢,資源進不去,產品出不來。”正如貴州省公路局農村處處長張杰所言,公路修到家門口是人心所向。

“‘組組通’的裡程增加了,所以縮短了出行時間,拓展了出行空間,更加增強了群眾的穩定感。增強了回家創業、享受田園風光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因為帶來了人氣,帶來了項目,帶回了經驗。同時產業結構也得到調整,為村民帶來了財富。”貴州財經大學教授趙光輝如是說。

路通了,煙火味自然就來了。

一條路,歷經了多少劈、鑿、雕、刻的打磨,便承載著多少山鄉百姓對走出大山、脫貧致富的殷殷期盼。

山門開,產業興,旅游熱。

畢節市大方縣綠塘鄉高峰村后廟寨,以前大山阻隔不通公路,農產品和生產生活物資靠人背馬馱,產業發展不起來,年輕人隻好外出打工,210戶人家中貧困戶就有77戶。“組組通”建成之后,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外面打工的年輕人也回來了。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形條件復雜,貴州“組組通”建設規模最大的縣。大山贈予這裡祖祖輩輩生活的資源,卻也阻斷了他們發展的路子。在村民們日復一日的迫切渴望裡,威寧干群齊心,克服重重困難,在22個月的時間裡新建了5293公裡組組通硬化路,覆蓋全縣37個鄉鎮(街道),21萬多戶人家超過91萬人,烏蒙深處終於迎來山鄉巨變。

安順市普定縣水井村,近3公裡的通組路全線採用彩色瀝青鋪筑。這別具一格的通組路,不僅把游客帶了進來,還把產業也展示給外面的世界。荷花產業、韭黃產業,都是最好的例証。以前沒有路,種得再好也隻能一筐筐肩挑背馱運出去,當地群眾對發展產業根本看不到未來,信心不足。有了通組路之后,希望的曙光照亮了這裡的村民。路邊裝車,當晚就能運往廣東、浙江、上海等地。這條路無疑成了當地群眾的“產業發展大道”。

從江縣加勉鄉率先在全省20個極貧鄉鎮中實現農村“組組通”,全面完成規劃建設小橋11座,特色農產品對接國內外大市場, 加勉香豬養殖遠銷國內外。

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不僅隻用9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組組通”建設,還成為全省第一家將“組組通”同步建成四好農村路的縣。在“組組通”建設之初,玉屏就確定了同步建成四好農村公路的目標,事實証明不僅沒有多花錢,還提高了質量。他們在建設中用修路的渣土來復綠,減少了大量運輸成本,同步建設的安防工程也節約了一半成本。這些細節,都體現出玉屏“組組通”建設對各個環節的科學謀劃和精准把控,真正做到“花最少的錢做最好的事”。如今的玉屏,一條條通組路將全縣80多個村2000多個村民組串聯了起來。

蔬菜、水果、中藥材等一批批“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黔貨,通過這一條條4.5米寬的“產業大道”運出深山,通江達海﹔而一條條盤旋山間的通組路為世界揭開了迷人的貴州風情,迎接無數旅人來領略這裡幽靜的林、清冽的水和淳朴的人。

五百多年前,在貴州的王陽明曾感嘆: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行路之難,刻骨銘心﹔修路之切,銘肌鏤骨。

如今的貴州,一條條通組路蜿蜒盤旋在大山深處,如涓涓細流,潤澤著山區百姓放飛希望的夢想。(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文君 胡嵐)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