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區探索“兩轉一包”增加土地規模化效益

2020年12月15日09:13  來源:貴州日報
 

仲冬時節,平壩區高田村壩區裡,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村民正採摘新鮮的白菜。

“這批白菜是8月種植的,現在正是豐產期,每棵白菜賣1.5元,每畝地產值約5000元。”高田村村民古軍榮說。

“近年來,我們村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流轉土地、平整土地,現在看到的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土地﹔實施‘兩轉一包’政策后農戶受益。”高田村村委委員陳興斗介紹。

2017年起,“兩轉一包”模式在平壩區全面實施。農戶將土地集中流轉給村級合作社,村級合作社將流轉土地交由鎮級平台公司統一規劃,鎮級平台公司在政府引導下開展土地流轉,對土地進行集中整治,突破戶界、村界,挖掉地埂,形成連片規模效應﹔劃定種植區域並制定整套標准化管理模式,將土地經營權通過市場方式面向社會開放,種植能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統一從平台公司流轉土地。

平台公司以“產業發展有市場、生產經營有收益、農民集體有分紅”為原則,將流轉的土地“返租倒包”給通過經驗和資金等能力考核的農戶。“返租倒包”的農戶隻要生產出符合平台公司協議要求的產品,就可以完全按照訂單約定價格全部收購。

“我從事農業種植近30年,過去一直在外地流轉土地種植,家鄉開始實施‘兩轉一包’后,我就回來發展,這些土地都是我從公司承包過來的,總共承包300多畝。”古軍榮介紹。

看著同鄉通過“返租倒包”賺錢,高田村村民王井忠也在2019年承包40畝土地發展蔬菜種植。嘗到產業發展的甜頭后,今年他將種植規模擴大至90畝,種植蓮花白、山藥等蔬菜。

“去年,我賺了20多萬元。今年,僅蓮花白、青口白等蔬菜就掙了近50萬元。這個季節收山藥,省內外客商都已經發來訂單,銷售不是問題,基本是供不應求。”王井忠說。

“‘返租倒包’實行后,2018年,我們在村干部鼓勵下,租5畝土地種植山藥,那一年賺了7.5萬元。經過兩年發展,今年,我們租40畝土地種植山藥,隻要精心管護,應該能有一個好收成。”青庄村村民張華舒說。

“公司在產銷對接上有豐富的資源,農產品主要銷往北上廣等地,通過與公司常年合作的客商聯系,可以把部分‘返租倒包’種植戶的農產品統一銷售出去,種植戶不用擔心銷售問題。”樂平鎮產投公司總經理朱勤江說,做好產銷對接工作,幫助農戶打通銷售渠道的“最后一公裡”,讓農戶無后顧之憂。

據了解,平壩區以14個壩區為主戰場,推動土地從單家獨戶的零碎經營向集體規模化發展,農業產業從小農經營向標准化、體系化邁進,集中流轉土地,統一建設產業路、灌溉水網、冷庫等基礎配套設施。以龍頭企業引領,按照“龍頭企業+村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結合農戶發展實際,採取“自助餐”的形式,選擇發展積極性高、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戶,從鎮級平台公司流轉土地,根據規劃布局發展產業,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激發農戶干事創業激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胡彪 通訊員 付西南)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