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守望者王明躍:越冬候鳥來了我就安心了

涂敏

2020年12月07日10:4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冬天天亮得晚,7點的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沉浸在夢鄉之中,耳邊偶爾傳來一聲黑頸鶴的鳴叫。

草海邊的小路上,王明躍和其他兩個巡護隊員正往湖邊一個小山坡上趕,他們得在天大亮前架好望遠鏡。“這些黑頸鶴剛剛過來,還很警覺,不能靠近,我們隻能遠遠的用望遠鏡清點數量。”王明躍邊走邊說到。

王明躍和同事前往候鳥觀測地。涂敏 攝

家住草海邊的王明躍今年39歲,是貴州草海保護區巡護一中隊中隊長。自2013年8月起,他便和6名巡護隊員一起守護著約8平方公裡的黑頸鶴劉家巷夜息地,守護著完整、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及以黑頸鶴為代表的珍稀鳥類。

天色微明,王明躍架好望遠鏡后張嘴往手上哈了口氣,略顯僵硬的手熟練的將望遠鏡調整到觀測方位上。“今天黑頸鶴有160隻左右,數量比昨天多差不多70隻,精神看樣子還不錯。”王明躍把眼睛湊到望遠鏡前仔細觀察后說道。

王明躍在觀測、清點黑頸鶴數量。涂敏 攝

王明躍以前是個貨車司機,在威寧縣城周邊拉砂石等建筑材料謀生。2003到2012年,王明躍起早貪黑的忙著拉貨,有時飯都顧不上吃。他拉貨的車也從一萬多的小農用車換成了十二三萬的單橋貨車,一年忙下來能掙十來萬。

2013年5月,王明躍把貨車賣了。“車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掙得還沒有以前多。每天早出晚歸的身體也扛不住了,所以干脆不干了,正好也休息一下。”王明躍笑著說道。

王明躍和同事配合清點黑頸鶴數量。涂敏 攝

賣了車,拿著開車掙的錢在草海邊上開了個小旅館,夫妻倆做生意、帶孩子,閑來沒事沿著草海散散步,王明躍的生活十分愜意。

“第一次接觸黑頸鶴,是2013年和朋友劉廣惠一起體驗巡護,隔著老遠路過時他們都會叫的很大聲,那時我就想要是能近距離看下它們就好了。”看著遠處的嬉戲玩耍的黑頸鶴,王明躍的思緒回到了2013年。

王明躍在記錄黑頸鶴數量。涂敏 攝

那時的劉廣惠是草海保護區巡護隊員,看著王明躍平常也沒啥事就邀請他來體驗草海巡護。在體驗的過程中劉廣惠講了保護草海濕地和黑頸鶴的意義,體驗了幾天后王明躍就決定加入巡護隊。

“我從小在草海邊長大,很喜歡這裡的風景。”王明躍說:“體驗巡護的時候我拿手機拍了些照片給我兒子看,他非常高興,非常支持我干這個工作,還說這樣能減肥,一舉數的。”

王明躍和巡護隊同事正在巡護。涂敏 攝

巡護草海,看起來是個很輕鬆的活,每天沿著草海邊走走就算完事,但不是。“我們中隊管轄面積約8平方公裡,涉草海沿岸佔了1/3,每天光走這一部分都要2-3小時,遠一點的覓食地還得自己開車去。”王明躍說道。保護草海環境、防止人為干擾候鳥的活動、觀察鳥類進食情況、觀察救助受傷的鳥類、向周邊居民宣傳保護政策等等,這些都是巡護隊的工作。

正在覓食的黑頸鶴。涂敏 攝

每年的十月底,在繁殖地四川諾爾蓋草原生活的黑頸鶴都會逐漸前往貴州、雲南的越冬地越冬,這也是王明躍他們每年最高興、最繁忙的時間。

“我們每天要清點黑頸鶴的數量2遍,第一遍要在沒起飛之前清點,起飛的時候再清點一遍,這樣才能保証數據准確。清點完之后我們會馬上報到草海管委會做記錄,然后沿著草海巡護,觀察他們的進食情況。”王明躍說道。

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角。涂敏 攝

日復一日的巡護和觀察,王明躍越來越喜歡草海中的鳥,現在他能憑借鳥的叫聲分辨出黑頸鶴、紫水雞、骨頂雞、赤麻鴨等20多種水鳥。

“每年到10月底,我們就像等孩子放寒假回家的家長,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心裡擔心的很。哪天它們來了,我們就放心了。”

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家巷夜息地休息的黑頸鶴。涂敏 攝

像王明躍這樣的巡護隊員在草海還有59人,他們都是草海邊的普通村民,因為對草海和草海裡水鳥的喜愛而守護著這25平方公裡的草海水域。

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家巷夜息地休息的黑頸鶴。涂敏 攝

自2015年國家發改委批復《貴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以來,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通過退城還湖、退村還湖、退耕還湖、治污淨湖、造林涵湖等方式的治理和保護,草海生態保護取得明顯成效。草海水質明顯改善,草海生物物種已達2600余種,保護區鳥類種類由228種增至246種,每年到草海越冬鳥類達10余萬隻,越冬期黑頸鶴數量呈現歷年增加趨勢,2019年到草海越冬黑頸鶴達1900余隻。

天色大亮,不遠處的草海上彌漫著薄薄的霧氣,草海濕地上休息了一夜的黑頸鶴紛紛起飛前往覓食地,空中的回蕩著它們歡快的鳴叫聲。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