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民政部門:建強“五個機制” 兜住民生保障底線

2020年12月01日11:3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黔東南州有15個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0.64萬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重。近年來,黔東南州各級民政部門建強“五個機制”,抓細抓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充分發揮“保基本、救急難、托底線”的作用,有力有效助力脫貧攻堅。

建強責任機制,層層落實工作任務

將民政部門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納入州、縣、鄉、村四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統一調度、統一檢查,切實落實鄉(鎮)政府具體責任,進一步壓實村指揮所所長、駐村第一書記、包村干部、網格員和村“兩委”的責任。州級民政部門成立兜底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健全工作調度機制,實行領導包縣督導,定期實地檢查。推行縣與縣之間進行交叉檢查。制定印發《黔東南州城鄉低保工作職責規定》,進一步細化州、縣、鄉、村各級經辦機構、崗位人員工作職責,逐一明確各協同部門職能職責,形成責任壓實到個人、工作追溯到對象、責任倒追到經辦人的機制,全面強化執紀問責,確保救助對象認定精准、各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精准落實。

建強救助機制,精准落實兜底保障政策

深入開展救助兜底政策培訓,成立兜底脫貧工作專班赴各縣(市)開展社會救助業務巡回培訓、現場答疑,有效提高縣、鄉兩級民政隊伍的業務能力。以城鄉低保為社會救助工作主線,對全州城鄉低保提標、資金使用等工作進行交叉檢查,實現應保盡保、按標施保和分類施保。制訂相關方案,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薄弱問題,全面提升社會救助工作服務質量。大力推動“救助+社工”融合發展,建立社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運用“一走、二探、三訪、四講”開展社工街面勸導、探訪關懷、康復訓練和尋親服務,截至10月,共接待求助人員4208人次。

建強評估機制,逐步提高特困供養水平

制定印發《關於對分散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工作進行清理和規范的通知》,全面規范分散供養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服務工作,為各縣(市)精准認定特困對象,簽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分散護理協議提供了依據。目前,黔東南州特困供養標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2377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1250元,通過實地督導,定期評估,特困供養對象生活質量、管理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建強“農轉城”銜接機制,全力做好后續兜底保障。圍繞“五個體系”建設,制定印發《“一建三進”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組織建設工作方案》《黔東南州建立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在榕江縣富民、臥龍、特和、陽光4個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開展“兩建四化”社區規范化建設試點探索,進一步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水平。全州易地搬遷“農轉城”全面完成,共有4.53萬名困難群眾享受了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由225元提高到378元。“十三五”期間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4.03億元,惠及26.89萬人。

建強幫扶機制,多渠道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實施精准教育幫扶,以杭州市民政局、黔東南州民政局三年幫扶框架協議為契機,聯合開展“慈德圓夢”“陽光驛站”“慈善兩山‘黔’行班”等助學項目,捐贈資金1073.7萬元,資助考取二本院校的1123名貧困家庭優秀學生。2016年以來,黔東南州民政部門主動對接黔東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設“3+2”五年制大專職業技術教育民政扶貧班,資助111名貧困家庭學生入學就讀。積極開展公開募捐,主動協助開展“點贊魅力黔東南·助推脫貧攻堅戰”慈善募捐義演活動,募集資金2144余萬元。構建杭黔互動機制,2016年以來,黔東南州民政部門爭取到杭州市民政幫扶款物折合近3119萬元,為“誒拉計劃”“溫暖之家計劃”“照亮黑夜,暖心出行”等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黔東南民政局供稿)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