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徐鈥:不遠萬裡 扎根扶貧一線

2020年11月26日15:4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徐鈥正在辦公。程建平 攝

看到桃子村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逐步興旺發達,群眾日子一天比一天過的好,我倍感欣慰,也很自豪。3年多來的脫貧攻堅駐村工作,讓我牢牢將“初心”和“使命”根植於思想、落實於行動。

我叫徐鈥,江蘇常州人,2017年8月,由遵義市委組織部選派到桐梓縣羊磴鎮挂職黨委副書記,扎根到市級深度貧困村—桃子村開展扶貧工作。

桃子村是貴州省北部大婁山區的深度貧困村,交通閉塞、海拔高低懸殊大,全村人口482戶178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2戶39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1.9%。

桃子村養豬場。程建平 攝

剛到桃子村時,沒有辦公陣地、交通滯后、房屋破舊、缺水,基本沒有村集體經濟和成型的產業,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當時,我就覺得肩上的責任重大,心裡暗下決心:“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抓手,我帶領駐村干部及村支兩委干部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3年的時間裡,過境6公裡的主干道鋪上了瀝青,建成各類硬化公路28.17公裡,家家通上連戶路,讓“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成為了歷史﹔完成了112戶安居工程改造,97戶人居環境改造,讓家家戶戶住上安全整潔的住房﹔通過新建二級提灌設施,破解了煤礦採空區缺水難題﹔通過變壓器和高低壓線改造,讓群眾用上了安全穩定的“小康電”。

產業發展是推動脫貧的治本之道,按照產業發展思路,並結合桃子村實際,我們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以“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實施產業幫扶項目讓貧困群眾得到實惠。以發展養牛、羊、豬、蜂為主的養殖業,以方竹、花椒為主的經濟作物,盤活閑置土地,壯大集體經濟。目前,村裡建起了豬場,發展了上千畝方竹、千畝花椒等種養殖業,提供各類崗位百余個,有效解決了群眾臨時就業問題。

徐鈥走訪群眾。程建平 攝

穩就業是保障民生之本,受煤礦開採地災影響及缺水嚴重的現狀,我們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村實現搬遷207戶845人。其中,貧困戶69戶287人。同時,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我們除了大力發展農業產業,讓群眾通過就近務工增加經濟收入外,還積極協調企業在集鎮安置點建起了扶貧車間,解決了100余人就業,讓搬遷群眾在這裡“有家也有業”。

2018年桃子村出列,2019年實現現階段貧困人口“清零”,今年桃子村黨支部被授予“桐梓縣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現在,桃子村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即將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我們新奮斗目標的起點。下一步,我們將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切實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字由程建平整理)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