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丨楊昌宇:“掃”掉陰霾 迎接希望

2020年11月24日09:4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我叫楊昌宇,今年43歲,是新蒲新區新蒲街道三壩村國光組的村民。1978年,我剛滿1歲,在一次意外中,我的整個面部不幸被火燒傷,右眼也因此失明。至此,我的人生就在一副永遠摘不掉的“面具”下度過,就連找一份工作都成為了一種奢望,隻能依靠丈夫常年在外做工維持一家5口人的生計。

2014年,我家被納入精准扶貧對象。從那時候起,進進出出的幫扶干部對我們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還常常送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家庭簽約醫生周宜遠,無論什麼時候,哪怕是深更半夜,我和家人的身體上有什麼不對的情況,隻要一個電話,周醫生總是風雨無阻地趕來就診……想到這些,我的眼眶不禁就濕潤起來,內心感動不已。

2018年,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我成為了新蒲街道的一名環衛工人,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工作的滋味,當時我激動得不得了,心中的喜悅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相比之前種地賣菜,現在擁有每月1500元的工資,加上丈夫每月3000元的務工工資,家庭月收入就有了4500元。2019年通過考核評估,我們家終於脫貧了,那真是一種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喜悅,我也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繼續腳踏實地地好好工作,用手裡的掃把維護好我們的環境。

2020年,村裡還給我爭取到了一個負責公共區域消殺的公益性崗位,每月有800元的補助,這樣一來,我每個月就有了2300元的收入,我們家的脫貧成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自那時起,我對人生有了更多憧憬和期望。工作中,我常常主動制止不文明行為、勸阻人們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維護我們“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做一個文明有禮的遵義人﹔我還通過自媒體平台,發布一些正能量的作品,鼓勵那些像我一樣的殘疾人,要堅強勇敢地面對生活,常懷感恩的心,感恩社會、感恩給予我們幫助的每一個人。

這些年來,雖然家庭經濟緊張,但是我從來都沒忽略對子女的教育,也不曾荒廢他們的學業,我常常教導他們,要做一個感恩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如今,大女兒成功考上了大學,二女兒考上了高中,小兒子也上了初中,他們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情況而感到自卑,成績都令我很滿意,但凡遇到家長會,他們都高興地邀請我參加,並且主動向同學介紹“這是我的媽媽”。

今年1月份,大女兒自發向幫扶干部們寫了一封感謝信,她在信中寫到:“有了扶貧的相伴,使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寬廣,感謝黨和政府!將來,我也要像幫助過我們的人一樣,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我想說的話,今后,我們一家將繼續珍惜當下的幸福,把生活過得更加精彩,走向小康之路。(馮悝整理)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