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內陸山區養“海蝦”

——工廠化循環水對蝦養殖的探索實踐

2020年11月09日17:0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內陸山區養“海蝦”。李培鬆 攝
內陸山區養“海蝦”。李培鬆 攝

近日,一輛輛來自重慶的車輛不斷駛入遵義正安縣的山旮旯。他們空車而來,滿載而歸,並打算今后都在這裡“進貨”,提前預約下一批“訂單”。

不僅如此,這些天不斷有“客人”前來造訪這個山旮旯,是什麼吸引大家來到這裡呢?

“工廠化循環處理系統讓淡水變成了‘海水’,並可以循環利用,以‘零排放’‘零污染’,實現了內陸山區養‘海蝦’的‘異想天開’。”正安縣梅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鬆一語道破“秘密”。

他說,目前我們試產養殖的第一批南美白對蝦1萬斤,已賣到重慶,最大的對蝦能長20公分左右,平均也能達到15公分左右。現在市場對高品質的南美白對蝦供不應求,我們都是“訂單化”生產養殖,目前不愁沒“訂單”,愁的是接了單,怕供應不過來。

走出“實驗室”的新技術

這個山旮旯位於正安縣現代漁業產業園,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對蝦項目落地於此,一方面在於家鄉黨委、政府招商引資的“鳳還巢”,另一方面,在於李明鬆與中科院、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等有關專家密切“接觸”,旨在把“藏”在“實驗室”的新技術,應用於產學研的實踐中,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

早在此前,李明鬆便在傳統農業上“試水”:在鳳岡縣開設辣椒加工廠、在正安縣建設花椒種植基地。然而,這些嘗試讓李明鬆深刻意識到,必須緊緊以依靠農業科學新技術,做大做強產業規模,持續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遵循這一理念,李明鬆和他的團隊不離不棄、並肩戰斗,於2018年國慶期間,改建了鳳岡縣的辣椒加工廠房,開始工廠化循環水養對蝦的“試點”。李明鬆說,經過前期三年多在梅州市持續投入和科學研究,團隊成功攻克了蝦殼自動收集、水處理設備設計與過程調控等技術難題。

在此前提和保障下,鳳岡縣的“試點”得到快速推進並取得成功。經過前期市場分析,決心主攻重慶“大市場”,最終把項目落戶到區位條件更優,距離重慶更近的正安縣,並於今年3月項目動工,先期投入了8000多萬元,總投資7.2億元,建設集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漁稻共生、研發與試驗、水產品加工貿易及休閑漁業於一體的現代漁業產業園。今年7月,首個封閉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建成投用,已投入蝦苗100萬尾,實現穩產穩銷。

目前,該公司與中科院、中國水產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合作,研發成套設備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並在技術攻關上實現了設備自主制造的突破,率先編制《無公害南美白對蝦工廠化循環水健康養殖技術規范》、《工廠化循環水健康養殖場建設與管理規范》等企業標准,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1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正在申報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農業農村部主推的漁業養殖技術之一,正安縣梅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是遵義市唯一一個‘全封閉式工廠化循環水設施漁業養殖’項目,填補了我市漁業工廠化設施養殖空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史忠輝說,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四新一高”理念,積極推廣生態健康的水產養殖模式發展壯大生態漁業,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了“零網箱、生態魚”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格局。

依托新技術帶來高效益

“新技術不僅帶來了新突破,而且更帶來了高效益。”走進養殖車間,該公司技術骨干劉高奎告訴記者,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由蛋白質分離器、復合生物微濾器、綜合處理器、高效增氧機等設備組成,所有的設備由控制系統自動管理,水量、溶氧、水溫、報警自動控制,為蝦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可控的生長環境。

劉高奎進一步解釋道,因為循環水養殖系統相當於人為模擬還原了一個類似海水養殖的生態環境,其充分運用現代的設備和技術手段,使水產品處於一個相對被控制的生活環境中,處在一種較高強度的生產狀態。

更為重要的是,這把傳統養殖場搬進了廠房,並配以水資源循環重復利用系統,從而達到環保、節水、提高效益等效果,符合當下水產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是整個漁業養殖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初步核算,比傳統養殖方式節電50%,節水90%。同時,傳統農業種養畝產3萬元左右算高產出、高效益了,然而技術革新的養殖廠房畝產值將是3萬元的幾十倍以上。

實踐充分証明,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優點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佔地面積少,養殖密度大。蝦池一年每平方米的水體可以養60公斤蝦,一畝也就是4萬公斤蝦,而傳統的池塘養殖量較高的情況下,一畝養殖量不過0.5萬公斤。相應的,每單位面積的年產量就提高了8倍。

二是風險可控,蝦的存活率高。養殖池不像池塘,隨便一個面積就有五六十畝,因為體積小,方便每天監控水質,一旦出現水質不達標,可以及時做出調整﹔當養殖池內的水溫達不到養殖溫度時,可隨時開啟加熱設備對水體進行加熱﹔同時養殖池還裝有供氧設備,根據水池對蝦的生長狀況不間斷供氧,其存活率可穩定在80%以上。

其三,由於養殖池面積小,蝦在單位面積內的捕食速度加快,生長周期也加速。傳統養殖模式下,一尾蝦長成15公分以上的商品蝦,需要4到6個月的時間﹔而循環水養殖,蝦的生長期可以提前到3個月。仿自然生態環境養殖,讓產品具有肉質緊實無土腥味等顯著優勢。

“南美白對蝦對水環境要求特別是水溫要求特別高,低於20度它就停止生長,低於15度便會死亡,一旦把南美白對蝦養好了,那麼下步進一步豐富其他海產品的養殖就容易了。”李明鬆表示,我們以工廠化循環水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主、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魚為輔,養殖基地總投資1.4億元,建設9個全封閉標准化養殖車間,養殖總水體2萬余立方米,配置養殖裝備50余台(套),年產值預計達到1.2億以上。到 2022年園區全部建成后,預計年可實現總產值5億元以上。

當好新模式推廣的“新農人”

“我們技術有了、設備有了、市場有了、就需要更多人參與到新階段的發展中來。”李明鬆說,自己是推廣新模式的“新農人”。我們將努力當好園區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好引領作用,推進車間養殖向家庭養殖延伸,吸引更多群眾成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

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將持續釋放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的紅利。李明鬆表示,我們創造性地把茶葉殘渣廢料發酵后磨制成粉,再調配入蝦飼料中用於養殖,並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

今后,還將圍繞花椒、辣椒加工廢棄物開展功能型魚飼料研發,建設水產飼料加工廠,真正把“循環”二字吃干榨盡。

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節水減排增效型設施漁業大有作為。針對當地傳統水產養殖戶、稻魚綜合種養戶缺乏先進養殖技術和經驗指導等問題,該公司將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和水質檢測服務﹔對自己銷售有困難的養殖戶,將一次性採購回基地暫養,全力保障產品品質。

目前,與當地農業部門合作,通過流轉土地、訂單收購、保底分紅、村企對接等形式,開展集中連片規模化養殖,企業提供“統一生產安排、統一綠色防控、統一技術標准、統一科學管理、統一品牌營銷”的產業聯盟,從而實現集體增收、企業贏利、農民致富的“三贏”態勢。

“培育新品種、引用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實現高效益是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引領以現代漁業跨越發展,全方位加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基礎和強力推動,必將對正安、遵義的產業發展、產品推廣、品牌培育帶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正安縣委書記鄧兆桃如此說道。(李培鬆)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