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校農結合”服務地方經濟

2020年10月28日08:25  來源:貴州日報
 

■李庭坤

作為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一,“校農結合”不僅是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保障學校食堂供給“一仗雙贏”的有效抓手,更是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創新舉措。

堅持黨建引領。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脫貧攻堅中的黨建工作,他多次提到“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貧困地區和幫扶單位基層黨組織也得到了充分加強,各地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的難度更大,面臨的挑戰更多,各級學校特別是有幫扶任務的高校要充分發揮黨建優勢,加強黨建幫扶頂層設計,以幫助建成建好基層黨支部為主要攻克點,以抓黨建促志智雙扶、抓志智雙扶促脫貧致富為路徑,切實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幫扶黨組織在黨建脫貧思想上、理念上、信心上、機制上找到新結合點,達到雙邊共贏。

堅持消費穩產。“校農結合”從學校食堂農產品剛性需求出發,通過有計劃地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從而達到引導貧困地區農戶主動調整生產計劃和產業結構的目的。各級學校特別是高校要將消費貧困地區農產品作為脫貧攻堅長效手段,要不斷創新產銷對接渠道、方式,依托“以銷定產”採購模式,將消費需求與產品生產、物流配送等精准對接,探索構建適應市場規律、滿足群眾期待、適合復制推廣的線上線下購銷平台,真正實現“菜園”直通“校園”,將廣大師生巨大消費需求徹底變為貧困地區產品銷售無限商機。要科學測算目標需求,明確對省內貧困地區米、面、糧、油、肉、蛋等大宗農產品的採購率,保障貧困地區穩產穩銷。

堅持產業賦能。產業發展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動能之源。“校農結合”的起點在消費扶貧,目標在產業振興,各級學校特別是高校要充分發揮高校人才、科研、教育等優勢,集中專業力量、優勢力量在消費扶貧基礎上幫助貧困地區破解產業選擇難、產業穩定難、產業持續難等突出難題。在產業選擇上,要加強對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的梳理論証,通過外部消費引導和內部教育培訓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農戶認識自身資源優勢、環境優勢、產品優勢,揚長避短、因地制宜選擇特色產業。在產業穩定上,一方面要注重利用自身消費需求為貧困地區產業化商品提供消化渠道,另一方面要注重利用自身社會資源幫助貧困地區適當拓展市場,逐步推動貧困地區產業產品規模化、批量化。在產業持續上,要堅持產品生產和質量監控標准化、規范化,要探索依托學校“校農結合”產業聯盟構建集約化、規范化、專業化農產品安全供應鏈,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原材料動態管理機制,將扶貧產業培育打造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生命力的貧困地區支柱性產業。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