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態 清泉汩汩魚更肥

2020年10月27日08:47  來源:貴州日報
 

地處梵淨山腳下的印江自治縣木黃鎮五甲村,溪流潺潺,泉水汩汩。村裡祖祖輩輩的人都靠這優質豐富的水資源生活著。

好山好水養好魚。

山環水繞,養育一方人,也養育了五甲村的鱘魚產業。徐黎明,就是養魚的帶頭人。

10月20日,記者見到他時,他剛與湖南懷化的客戶簽下了2萬公斤鱘魚的供貨訂單。

說起養魚,徐黎明最愛提到的是“多虧了山裡良好的生態,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魚。”他希望這裡水繼續綠下去,山繼續青下去。

徐黎明的心願直指養魚的關鍵條件:生態,水質。

由於沒有污染,水質清澈,水溫適宜,徐黎明養的鱘魚市場銷路格外暢。

“主要因為我的魚肉質緊實,口感鮮嫩,而且耐運輸,從來不怕沒銷路。”徐黎明對魚的品質自信滿滿,每年他的漁場訂單不斷,不僅省內外有所需求,國外如越南等地需求量更大,忙得他不亦樂乎。

穩定的品質,活躍的市場,徐黎明更加注重生態養殖與生態環境的融合。

他經營的漁場有6畝,完全按照鱘魚養殖的標准建設,每天都有工人查看魚的生長情況與水流量,保証魚供氧充足、水流充足。

“我這雖不大,但是嚴格把控養殖容量和水產品質量監管,以此貫穿冷水魚生態養殖的全過程。”徐黎明說,守住好生態,才能養出高品質的冷水魚。

不僅如此,魚塘外面都種滿了魚草,流出去的水都要經過魚草池,再流到外面的溝渠裡。

“我們每一池水都是流動的,沒有重復使用,流出去的水還能灌溉農田。”徐黎明說,要用科學理念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養殖產業,有效利用水域資源。

他的理解,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冷水魚養殖的生命線。

當然,徐黎明為自己找到了致富門路,通過漁場,更是為村裡鄉親們提供了就業增收的機會。

“我在這干活,150元一天。這裡長期都有活干,每月收入也不錯,這樣也為家庭減輕一定的負擔。”正在漁場做工的同村人徐清勇見記者採訪,主動上來打招呼。

如今56歲的他,不用外出務工,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在自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他很開心。

如今,徐黎明的漁場每年產量10多萬公斤,魚塘裡的魚分批次滾動式出魚。效益好,他也合計過擴產。

不過,正如自己的心願,生態與生產,環境與生活,需要形成一種平衡,不能隨意打破,擴產需要緩慢來。冷水魚養殖產業是五甲的新興產業,也是朝陽產業,隻有把保護生態的路子走好,才能真正成為好產業。(印江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唐詩意 梅亞軍 實習生 李亞涵)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