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縣:林下菌藥讓林場變活

2020年10月14日08:39  來源:貴州日報
 

位於晴隆、普安兩縣交界處的普晴林場,總面積3.6萬畝。過去,除了護林員,幾乎沒有人會到這滿是蚊虫的叢林裡“溜達”。

然而,今年5月以來,林場變得熱鬧起來,每天數百人穿梭其中,早晚忙碌。

是什麼樣的風,讓林場陡然變活?

“是產業之風。”晴隆縣林下菌藥指揮部副指揮長唐光輝言簡意賅。

因地制宜林下種菌藥

當下,晴隆縣整合投資3400萬元種下的紅托竹蓀、赤鬆茸、黑皮雞樅、香菇等4000畝林下食用菌,正在分批採收。2000畝紅托竹蓀正是出菇季節,行走林間,無論是林下還是大棚內,一朵朵“雪裙子”爭相妖嬈綻放。

“一天100塊錢,活不累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從沙子鎮興合村搬到大興田社區的張英,這幾天一直在林場內的大棚裡採摘紅托竹蓀。

張英的丈夫長年在外務工,家中大小事務全靠她。“大女兒上初中,小女兒還在幼兒園,每天早上我都是送孩子到幼兒園后再坐班車來這裡上班,下班了又去接她。”上班掙錢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每個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張英說如今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今年以來,晴隆縣樹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托普晴林場適宜發展林下菌藥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林下資源,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林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林下菌藥產業2.8萬畝。

該縣堅持產業發展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就業相結合,將林下食用菌產業優先布局新市民居住區周邊,在有效解決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和貧困群眾增收問題的同時,又解決林下食用菌產業用工量大的問題。

上千人端穩就業“飯碗”

林下種菌藥,從種到管再到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工人。目前,當地上千名群眾在普晴林場4000畝食用菌基地務工,端穩了就業“飯碗”。

採摘、烘干、包裝……大棚裡,工人忙得不亦樂乎。

“剛剛採完竹蓀,一轉頭又冒出新的竹蓀來了。”家住騰龍嶺社區的王忠美說,竹蓀長得很快,一旦耽擱了採摘時間就會壞掉,所以大棚裡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在上班。

王忠美說,一個月連加班費一起,能拿到3500元左右的工資。今年受疫情影響,王忠美的老公在家沒事干,她准備叫老公也來這裡工作。

今年48歲的苟永梅是保家村人,務工半個月已領到1300元工資。“10天發一次工資,這種活干起來有勁。”

今年5月以來,普晴林場林下菌藥產業已為當地群眾提供務工5萬余人次,種菌時用工高峰曾達到了每天1200余人。

“很多以前外出務工的群眾,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出不了門。我們發展這項產業,不僅是附近的搬遷群眾,就連沒有出門打工的群眾,也獲得了就業機會,端穩了就業‘飯碗’。”唐光輝介紹。

林業效益充分發揮

“我們優化組織方式,堅持‘一核多點’‘因地制宜’‘集中連片’的種植方式,以普晴國有林場林下食用菌產業為核心區,示范帶動,多點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主要通過三種利益聯結方式,實現搬遷群眾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三次增收、三次獲益’。”唐光輝說。

唐光輝嘴裡說的“三種利益聯結方式”是:股權分紅,通過扶貧資金量化入股的方式,實現股權分紅增加村集體資金,村集體分紅資金聚焦未脫貧戶、邊緣戶、監測戶、收入風險戶、搬遷戶五類重點人群,因戶設崗、補齊收入短板問題﹔反租倒包,針對有發展意願和發展能力的貧困群眾或搬遷對象,由公司負責提供菌種、技術服務和保底回收,實現自主承包經營發展增收﹔務工就業,實施林下食用菌產業項目,解決了部分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業。

今年,晴隆縣通過林下食用菌種植,讓農民向職業農民、產業工人轉變,解決固定用工2000個,覆蓋貧困農戶2000戶,戶均增收2.4萬元﹔解決靈活就業2萬人次,發放務工工資200余萬元﹔分紅資金185萬元,開發公共崗位185個,覆蓋農戶185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吳採麗 胡彪)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