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縣著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挪出窮窩 奔向幸福

2020年10月13日08:34  來源:貴州日報
 

近日,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裡,新市民陳勇慧開的民族服飾店裡人來人往,生意火爆。

陳勇慧一家曾是晴隆縣三寶鄉干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4月,作為村裡最早一批搬遷群眾,舉家來到40余公裡開外的阿妹戚托小鎮安置區,成為新市民,開啟新生活。

阿妹戚托小鎮是晴隆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也是集新市民居住和民族特色旅游景區為一體的國家3A級旅游扶貧示范小鎮。

走進其中,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氣息扑面而來,有序排列的特色民居依山而立,整潔的商鋪裡彝族繡花、苗族百褶裙等特色商品琳琅滿目,深受游客喜愛。

提起晴隆,“二十四道拐”浮現腦海。嚴峻山巒間,曲折回環的盤山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也訴說著大山深處的傷痛。

屬於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晴隆,土地石漠化面積620.4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46.61%,地表土層薄、水土流失嚴重,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作不適宜人居住的地區。

挪窮窩,斬窮根。2015年,貴州打響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第一槍”。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晴隆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全縣57841人進入搬遷行列。2017年,晴隆實施“新市民計劃”,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千年難題。

像陳勇慧家一樣,從長流鄉、花貢鎮、茶馬鎮、三寶鄉等全縣11個鄉鎮搬遷到阿妹戚托小鎮的群眾共有3095戶1475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28戶12415人。

面對龐大的搬遷群體,如何才能讓群眾“留得下、過得好”?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是關鍵。

根據少數民族搬遷群眾多的特點,晴隆縣以彝族文化符號“阿妹戚托”為名建設新家園,消除搬遷群眾對遷入地的陌生感﹔在1公裡半徑范圍內將汽車客運站、醫院、教育園區等公共服務設施全部配齊﹔打造三寶產業園,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易地搬遷群眾就業,真正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過去,連年‘上山下坡’刨土種地,人多的家庭,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從安谷鄉搬遷到新路社區的曾啟丹說。如今,曾啟丹在家門口三寶產業園的新能源汽車加工扶貧車間就業,每月2500余元的穩定收入,工作和家庭兩相兼顧。

產業搬到家門口。為了帶動搬遷群眾就近就業,晴隆縣投資18975.48萬元,計劃在阿妹戚托小鎮安置區建設標准廠房59100平方米,打造三寶產業園區。目前,園區“三通一平”基本完成,建成10棟標准廠房,已有8家企業入駐,吸納554人長期就業。

產業園區內“新晉”產業工人緊鑼密鼓地搶抓秋冬季訂單生產,小鎮民族廣場上百余名彝族苗族阿妹也吃上了“旅游飯”。

車克芬現在是阿妹戚托藝術團的一員。搬到新家后,她在藝術團一邊培訓一邊演出。“每天下午6點到晚上10點上班,帶游客跳舞,不僅鍛煉身體,一個月還有1000元的工資。”車克芬說,“社區還給婆婆安排了衛生公益崗位,每月能有2000元,收入渠道多了,生活好太多了。”

搬遷群眾在哪裡,服務就延伸到哪裡。晴隆縣在不斷完善配套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導推動“新市民”自主創業﹔配套教育資源,保障了從幼兒園至高中“家門口入學”﹔配套兩個醫院,方便搬遷群眾“家門口就醫”。

陳勇慧和丈夫在社區幫扶下成功創業,開辦民族服飾店,成為社區致富帶頭人。她的小女兒上學不再需要走3個小時的山路,10來分鐘就能到。

減免醫藥費,定期上門體檢……患冠心病8年的母親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羅躍敏心裡比什麼都開心,“以前在老家閉門不出,現在精神好了,媽媽每天都會在社區溜一圈。”

從深山到城鎮,從務農到務工,從農民到市民……如今,晴隆廣大搬遷群眾正闊步走向幸福新生活。(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採麗 匡奇燃 胡彪 李允鳳)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