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重大突破”——

數字化賦能喚醒貴州傳統產業增長活力

2020年09月22日09:10  來源:貴州日報
 

今年1至2月,受疫情影響,貴州軟件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2%,出現負增長。3月份出現轉機,開始穩步增長﹔到7月份,全省軟件業實現同比增長10.2%,高於全國水平1.6個百分點。

貴州軟件業務收入由負到正,並實現持續較快增長,折射出的是全省傳統產業在疫情沖擊下化危為機的深刻變化。

“貴州大部分軟件企業和大數據企業,本身是賦能於傳統行業而非單獨存在的,他們大量的訂單、市場主要來自實體經濟。”貴州省大數據局產業融合處副處長孫沛表示,在傳統企業受到沖擊的情況下,大數據企業實際上並不能獨善其身。

孫沛說,隨著整體經濟復蘇帶動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今年全省很多傳統企業能夠經受住疫情考驗,快速復工復產,實現逆勢上揚增長態勢,是這些年他們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實現轉型升級帶來的重大轉變。

去年5月投產的貴州水城力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企業。疫情期間,因原材料供應不足無法完成訂單而面臨生存危機。4月開始,隨著建筑行業復工復產加速,公司業務量大幅增加。

訂單倍增給以往靠人工核算和統計的力威鋁業帶來很大挑戰:每一塊模板的生產進度、市場流向都需要工人加班加點完成,效率低下、費時費力。今年5月,力威鋁業數字化管理系統一期建成並試運行,通過大數據賦能,使整個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除了像力威鋁業這樣在疫情之下運用信息技術化危為機的企業外,貴州不少傳統企業早已開始探索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之路,並在疫情中展現了數字賦能的力量。

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2月初實現復工復產,有效保障了全省疫情防控期間的電煤需求。公司總經理肖國強說,之所以能這麼快實現復工復產,主要得益於公司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操作人員隻需摁下總控台啟動按鈕,井下深處的採煤機就可進入無人駕駛狀態,實現了高效安全採煤。

“突然爆發的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加速數字化變革,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有效助推傳統產業化危為機、轉型升級。”貴州省大數據局副局長胡建華說,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於貴州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從2016年起連續5年開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作,通過“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等行動,提出每年建設100個標杆項目、1000個示范項目,5年帶動1萬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和大數據深度融合。

2019年,全省融合中級階段企業佔比首次超過初級階段。貴州的數字經濟中,融合部分佔比達91.2%,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成為貴州轉型升級新引擎。

數字經濟賦能傳統產業化危為機,讓其在疫情危機中得到更多關注和認可。但傳統產業如何轉型,與新一波數字經濟怎樣做好結合,怎麼去擁抱數字經濟等難題仍待解決。

“數字經濟發展是大勢所趨,在此次戰疫中的韌性‘補位’,更加凸顯了其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產業定位,並對傳統經濟的數字化改造產生倒逼促進效應。”貴州航天雲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靈運認為,傳統企業要抓住新基建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新機遇,重新認識、思考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和場景應用,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還是新基建等政策紅利,都在促使企業進行數字技術的儲備與升級,以過硬的技術和全面的服務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潮。

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與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貴州正進一步增強大數據與各行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推動虛擬與現實融合,全方位整合有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戰略轉型,延長產業鏈,以數字化喚醒傳統產業,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韌性。(袁航)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