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鳳岡:山海織就“星絲路”

2020年08月12日10:1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鳳岡當地蠶農與“水星一號”蠶種吐出的金色蠶繭  鳳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鳳岡當地蠶農與“水星一號”蠶種吐出的金色蠶繭  鳳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走進貴州省鳳岡縣,時常能看見輕鋼結構的白色大棚點綴在蒼翠的群山中。“這是村民們搭建的蠶棚,我們現在靠它致富呢。”鳳岡縣老林溝村村民龍華碧說。蠶棚裡,她正在忙碌,這個月養了8張蠶,按照科學喂養方式,每張蠶種可產蠶繭100斤左右,按照20元/斤的價格,至少有2000元的收入。

俗話說:“勤養豬,懶養蠶,28天見現錢。”鳳岡自古就是我國優質的蠶桑基地之一,養蠶歷史悠久,蠶繭品質優良。2020年7月,在上海援黔干部的引進下,鳳岡縣引入了上海市龍頭紡織企業水星控股集團,把蠶桑產業作為富民強鄉的主導產業,樹立“著眼市場建基地,集中連片上規模,政策扶植重投入,依托龍頭帶農戶,科技支撐上水平”的發展理念,打開了當地蠶桑產業的新大門。

“蠶的生長周期短,從拿到一齡的小蠶種,到能上樹結繭的五齡蠶,不過短短22天。而現在這個周期已經比28天更短,在標准化管理的情況下,蠶農最快15天就可以見到‘現錢’。”家住鳳岡縣永和鎮永華社區的吳勇,過去一直在外地打工。兩年前,得知“星絲路”項目落地鳳岡,他積極流轉150余畝土地,決心擴種桑園。“‘星絲路’項目推出了簽訂農戶保底收購合同、建立村級養殖合作社、支持大養殖戶入股小養殖戶、提供專利技術培訓等一系列扶農政策,給我們這些養殖戶吃下了‘定心丸’。”吳勇說。

據了解,伴隨國家“東桑西移”工程的實施,滬遵兩地以桑為媒,聯結起“金絲之路”。為提高蠶業綜合開發效益,增加蠶農收入,水星控股集團和中國農科院、浙江大學、東華大學等合作,培育出可以吐出不同顏色蠶絲的“水星1號”系列優質蠶種,並將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桑苗和蠶種提供給鳳岡蠶農,在每個行政村,也都派出技術人員手把手指導,為鳳岡蠶桑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與此同時,項目還將建設一個集生產、加工、科研、展示、文化、物流全產業鏈於一體的千畝生產基地,並將在3年內打造一個文旅綜合體。如今,鳳岡生產出來的水星蠶繭,可以拉出長達1600米的蠶絲。項目也為村集體預留了企業股權,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星絲路’項目建成全面投產后,鳳岡縣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豐收。”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著眼市場建基地,集中連片上規模,政策扶植重投入,依托龍頭帶動農戶,科技支撐上水平”的發展理念,“星絲路”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提供500個就業崗位,10000人脫貧成效得到鞏固,3000個鳳岡家庭實現小康夢。項目實施5年之后,預計可實現年工業產值超過10億,年出口創匯3億,年利潤5000萬,年稅收1500萬,年蠶繭銷售收入15億元,桑枝收入2億元。(文/孫遠桃 陳玥 周韻洋)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