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縣:匯聚新能量 逐夢新希望

—— “新市民·追夢橋”工程黨組織服務能力建設觀察

2020年07月20日14:33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平陽社區是貴州省石阡縣最大的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是來自18個鄉鎮(街道)1763戶搬遷戶的圓夢之所。3年多的時間裡,搬遷戶們的生活在這裡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更加有序了。

“李敏嗎?你伯父來你家找不到路,正在居委會喝茶,麻煩過來接他一下。”正在統計就業信息的居委會副主任田洪江,問清楚80多歲的探親人員的需求后,第一時間撥通了搬遷戶的電話。他以前是石坪村的村委會副主任,石坪村居住分散,脫貧攻堅期內,村干部都是“上門服務”,像這樣坐著服務,田洪江說:“花了一年時間才適應過來。”

田洪江翻出電話記錄和台賬記錄梳理,今年最多的一天就有200多人到村委會辦事。57歲的保潔隊員陳育江表示,他對田洪江又怕又愛,搬出來前,工具、谷草隨手放習慣了,剛搬到社區時常遭鄰居煩,田洪江上門教導怎麼做好環境衛生,還推薦他做了保潔員。開啟嶄新生活后,陳育江整個人都變了樣:“以前木樓子、泥腿子,院壩后坎沒樣子,現在新房子、好日子,出門穿著有面子。”

平陽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共有7名干部,是帶著搬遷戶變身“新市民”的主力軍。搬遷戶們的生活變化了,社區干部的服務結構也發生了轉變,這些轉變,構建了“新市民.追夢橋”堅實的基礎。

2018年:建強黨支部,專心搞服務

在龍川河東畔,平陽社區35棟高樓林立,組成了嶄新的城市社區綜合體。社區正處於湯山街道的最北端,推好這個綜合體健步發展的“操盤手”,都產生在湯山街道的精銳骨干中。

2018年3年開始,石阡縣委組織部組建了指導組,對湯山街道8個村3個社區兩委干部進行研判,指導湯山街道黨工委從已有的村(社區)干部中篩選最適合開展安置地服務工作的人選。

經過幾輪推選、審查、研判,來自湯山街道的6名村(社區)干部組成了安置地社區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0歲,學歷都在高中以上。街道還下派了組織委員任黨支部書記、黨建辦主任任黨支部副書記,黨組織在搬遷戶入住前建好,為“農民”變“市民”拉通服務通道。

最開始社區干部不是“坐著干”而是“跑著干”,查驗住房條件、水電保障、熟悉每棟樓層搬遷戶居住分布、對接搬遷戶基本信息等等,全部都落在社區干部的身上。2018年6月,支部書記黎菁雨半個月沒有回過家,“有時候腳都跑軟了還不敢停。”2018年下半年,社區干部變身“導航員”“聯絡員”,圓滿完成了搬遷戶“領航”任務。

2018年12月,社區兩委班子趁熱打鐵,在黨員身份逐一摸排的基礎上,召開了第一次黨支部大會,明確了黨小組組長,並正式成立黨支部。次年1月,通過居民代表大會選舉,正式成立居委會。

一場大會明晰了一份職責,鋪就了新市民的追夢“階梯”。

2019年:選好樓棟長,服務在日常

大清早,43歲的林雲已經為水管破裂的搬遷戶做了登記。“以前沒有想過要當‘管理’!”林雲是37名樓棟長中資歷最短的,11號樓原任樓棟長因為務工,辭去了樓長。在長期的接觸中,林雲的認真負責讓社區干部很看重,重新補選為樓長。

“樓長不但要認真,還面試!”黎菁雨介紹,2019年2月公開選聘了一批樓長時有60多個人報名,經過面談、走訪和政審,最終選拔出了一批樓長。

為了選好樓棟長,社區黨支部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楊軍就是‘遴選’的樓長。”2號樓樓長楊軍搬遷前有過發展產業的經歷,在一次集體活動中,楊軍的突出表現被黨支部班子看好,經過幾次發動,楊軍擔任了樓棟長,工作能力也得到群眾認可。

“樓棟長不是鐵飯碗,認真奉獻才是關鍵!”黎菁雨介紹,社區黨支部除了動態把握樓長表現情況外,還會通過季度訪談、群眾反映進行綜合評價。林雲就是在原任樓棟長不能認真履職后補選的。

據統計,平陽社區樓棟長已補選了2次,不斷優化了社區管理脈絡。樓棟長中的黨員不但率先示范,還從樓棟長中培育了2名積極分子。如今,平陽社區劃樓而治、共建共享的格局基本成型。

“加強社區管理,要把握好網格、樓棟和個人三個要素。”石阡縣司法局局長任剛分析,構建從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諧暢通的管理架構是加強社會治理的關鍵,他認為平陽社區做到了這點。

2020年:微信群喊話,樓棟裡落實

今年來,田洪江開展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他打開手機微信,一個50多人的微信群躍出屏幕,一條核對就業現狀的指令下面,不斷地出現統計數據。

“效率很高!”田洪江不無得意地介紹,現在一句喊話總能得到千家回應。如果說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是服務大腦,樓棟長是服務脈絡,那麼社區推選的“五員”則是服務細胞。

今年來,社區但支部整合工、青、婦及搬遷群眾力量,組建了文明倡導員、思想引領員、就業服務員、排憂解難員、權益維護員“五員”隊伍,把服務隊伍留在了搬遷戶周邊,實現了呼叫一分鐘到達、急事一小時辦結、難事一天內上報,服務水平直線上升。

“像農村勸架一樣,效果很好。”田洪江回憶,之前一戶搬遷戶因不理解政策,對社區干部大為不滿,多次上門溝通無果后,“五員”主動參與,沒過幾天,戶主主動到社區承認了錯誤。

如何讓“五員”隊伍持續保持活力?最開始社區黨支部存在這樣的擔憂,在多次研究后,形成了“一帶、一細、一評”的工作模式,讓“五員”先成為社區主人翁,整體提升搬遷戶的歸屬感。

社區成立了5個黨小組,主要負責做好“五員”的思想引導和組織發動,同時細化了“五員”服務清單,開展工作有的放矢。社區黨支部還把激勵關懷落到實處,動態了解“五員”的生活現狀,還通過系列“最美”評選,持續激發“五員”活力。

“微信調度,配合落實。”田洪江表示,“五員”隊伍的成立,既保留了樓棟治理的結構,又打破了樓棟獨立的局面,形成了社區上下“一盤棋”的服務格局。在縣級自查暗訪中,被走訪的搬遷戶紛紛用石阡話回應“滿意得很勒!”

時代在變,“山民”聚會城市變“市民”﹔生活在變,干部服務群眾在進步。在連續多年的服務實踐中,石阡縣扭住服務主體、服務體系、服務單元建設,在黨支部的引領下,把社區服務融入日常,成了為新市民圓夢的堅挺橋梁。(羅立軍)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