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合伙人” 蹚出好路子

2020年07月06日08:49  來源:貴州日報
 

這幾天,黃耀恨不得自己會“分身術”。現場技術指導、電話對接市場、親自參與運輸,忙著村裡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還要張羅與村干部們合伙干“事業”。

黃耀是水城縣南開鄉穿洞村脫貧攻堅決戰隊隊長,和他一樣分身乏術的,還有村裡其他11位村干部。這12位“合伙人”自籌資金,將村裡一處名為“水淹壩”荒地,變為寶地。

昔日,因常年遭受水災,被水淹怕了的村民無奈放棄了“水淹壩”。如今,這裡變成了佔地112畝,預計年產蔬菜100萬斤以上的基地。

村裡這個蔬菜基地的由來,還得從今年年初的一次“思想碰撞”說起。

“工作之余,我和康書記喜歡聊聊村裡的大事小事。”黃耀回憶,當天通過與穿洞村駐村第一書記、黨支部書記康鬆的交流,二人一致認為,“水淹壩”地形平坦、水源好、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種植蔬菜,撂荒了一半土地著實可惜。

“何不把荒地利用起來,既可以提高土地的產出,又可以解決我們村一部分年紀較大無法外出的勞動力就業難題,一舉兩得啊。”康鬆說。

促膝長談后,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分頭籌集資金,開始制定產業規劃。

想法很棒,但是實施過程中卻一波三折。

“創業”,首先要解決資金的問題,康鬆提議讓村“兩委”干部一起“入股”,但大家卻有顧慮。“我們都很支持隊長和書記的這一想法,但是蔬菜賣不出去虧了怎麼辦?群眾不願意拿出土地怎麼辦?種出來的菜被淹了怎麼辦?”

面對村干部們的多個“怎麼辦”,黃耀和康鬆早有心理准備。“我們已經考察和調研了多次,銷售這塊已經在對接了,群眾那裡我們大家一起去動員,然后在水淹壩再挖上一條排水溝,就不會再被淹。”

打消了顧慮后,村干部紛紛躍躍欲試。今年2月,包括村干部、駐村干部在內的12人每人出資4000元,籌集出第一筆48000元啟動資金。

然而,村干部們的顧慮是打消了,可正如大家之前所擔心的:聽說要在“水淹壩”建蔬菜基地,“吃過虧”的村民紛紛搖頭,怕“地界”被打亂、怕拿不到現錢、怕菜銷不出去,不願流轉土地。

村干部們沒有泄氣,召開群眾院壩會、走家入戶動員、承諾村民“先付錢后種地”。 “最多的幾戶人家去了5、6趟,嘴皮子都磨破,還請了村裡的種植大戶來做擔保,這才成功流轉了土地。”

有了資金和土地,按照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要求,村干部們開始分頭行動,協調挖掘機來挖排水溝、翻耕土地、購買蔬菜種苗、安裝噴灌設備……隨著蔬菜基地不斷壯大,后期陸續又投入資金,盡管很多材料費、機械費、安裝費都不得不暫時賒賬,但並沒有阻礙大家繼續發展的決心,有勞力的出勞力,有技術的出技術,攜手撐起蔬菜基地的發展。

“因為我們有信心有底氣,看著村干部這麼有干勁,農戶也大力支持,待后期蔬菜銷售后,我們資金就可以回籠了。”康鬆信心滿滿。

如今,昔日的“水淹壩”裡,小瓜、青菜、辣椒等9種蔬菜長勢喜人,越干越來勁的村民們也漸漸明白了村干部的用心。

“沒想到這塊我們‘放棄’的地,還被村干部們‘救活’了。”穿洞村九組村民劉成華,之前一直靠打零工補貼家用,收入低,如今他成了蔬菜基地的管理員,月收入有2000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目前,穿洞村黨建扶貧助推脫貧攻堅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由穿洞村村民委員會統籌指導,六盤水南穿洞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具體實施,佔地112畝,預計年產蔬菜100萬斤以上,覆蓋農戶241戶954人,其中貧困農戶32戶136人。

綠油油的蔬菜一天天長大,村裡的黨建幫扶單位——鐘山區市場監管局也開始忙活起來,四處奔走尋找銷路。

很快,永輝超市、大潤發超市、河城農貿市場、大丫口蔬菜批發市場的訂單紛至沓來,上個月,一車車新鮮的蔬菜開始陸續運出大山。

“現在,基地每天都有4000斤左右的蔬菜往外輸送,下一步,我們將擴大種植面積再推廣,把蔬菜產業做成本地的‘菜籃子’,將蔬菜輸送出去,帶動群眾發家致富,鞏固精准脫貧的成果。”說完,黃耀又帶著村民們,整理剛採摘的新鮮蔬菜,送往各大市場。(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定琿)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