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探索實踐七條“精准打法”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2020年06月16日17:1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自2018年全省掀起農村產業革命以來,黔南州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八要素”,堅持問題導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在思想觀念、產業發展方式和工作作風上進行實踐探索,有效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村產業革命取得突破性進展。

都勻良畝標准化蔬菜基地。 李慶紅攝

黔南總結成功經驗,強補缺陷短板,瞄准科學規劃、組織領導、龍頭引進培育、目標市場、利益聯結、示范引領等7個“靶心”,提煉形成“黔南州探索實踐農村產業革命精准打法七條”,直擊農村產業革命“要害”。

5月27日,羅甸縣羅化村蔬菜基地西紅柿採收場景。 李慶紅攝

第一條,突出科學規劃,解決選什麼、種什麼的問題。一是強化統籌規劃形成全州“一盤棋”,形成了“南茶蔬菌、中花果藥、北煙梨(刺梨)畜”的規劃布局﹔二是立足傳統優勢選擇主導產業,選定都勻毛尖茶、蔬菜、水果、中藥材、刺梨、生態家禽等6個本土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進行培育,打造了都勻毛尖茶等一批優勢主導產業品牌﹔三是瞄准市場需求做強特色優勢單品。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擴面的基礎上,發展佛手瓜、茭白、百香果、鐵皮石斛等新興特色優勢產業單品﹔四是豐富業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統籌推進農業產業“接二連三”,促進農業和旅游雙發展,農業增產與農戶增收雙促進,農業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雙推進。

6月5日,都勻良畝基地茄子採收。 李慶紅攝

第二條,突出黨委政府組織領導,解決誰來干、怎麼干的問題。州組建產業專班實行集團作戰,建立了州領導領銜推進機制,組建了12個產業發展集團,有針對性地深入研究、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縣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鄉鎮黨委書記當好“陣地指戰員”,村級黨組織當好沖鋒陷陣的“尖刀隊”,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當好生產車間和“銷售員”,農民當好“主力軍”。

茶山採茶忙。 李慶紅 攝

第三條,突出龍頭引進培育,解決規模化、產業化的問題。一是狠抓龍頭企業的培育,實行“一企一策”分類扶持,組建國有龍頭企業,統領產業發展﹔二是加大經營主體招引。招引一批實力強、品牌亮、影響廣的國內大型企業和集團來黔南投資農業產業,針對年實際投資額給予相對獎補。採取以獎代補形式,引導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主體與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穩定供銷關系﹔三是大力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經營體系,形成緊密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聯盟,解決分散農戶經營面臨的市場對接和社會化服務難題﹔四是打造規模化產業基地。整合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標准化、規模化發展,推進產業聚集發展。

工人正在挂袋上採摘木耳。 徐朦 攝

第四條,突出規范標准建設,解決有品無牌、市場競爭力弱的問題。一是制定生產技術標准。圍繞六大主導產業,州級制定綠色或有機產品標准化生產技術規程,各縣(市)圍繞主要品種制定縣級標准,開展產品質量標准、採收標准、病虫害防治標准、加工標准、包裝標准等制定工作。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建立農產品質量分類體系﹔二是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優先將“二品一標”農產品納入追溯范圍,推動農產品從生產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環節可追溯,建立追溯管理基本制度﹔三是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依托州農業投資公司,整合茶葉、水果等特色產業品牌,實行統一注冊、統一商標、統一標准、統一管理,做好“黔山綠品”“黔山貴品”等州級公用區域品牌管理,統一黔南品牌名稱,統一包裝標准。

羅甸火龍果分級包裝銷售。李慶紅攝

第五條,突出目標市場,解決誰來賣、賣給誰的問題。一是政府搭建平台銷。引導主導產業經營主體與省內市場農產品加工企業簽訂產銷訂單。拓展省內及周邊市場,對接省外目標市場,打通銷售關鍵節點。加強與“農企”“農校”“農超”和本地機關學校食堂對接﹔二是依托龍頭企業銷。充分發揮州縣兩級平台公司和供銷社的帶頭示范、兜底保障作用,推動農業生產與大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每年組織州內龍頭企業舉辦或參辦2—3次各類展示展銷會、推介會﹔三是線上拓展渠道銷。通過網絡直播、網紅帶貨、網店運營、抖音平台等方式,不斷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州縣聯動引進蘇寧易購、拼多多、天貓優品等國內外知名電商服務企業,推動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商務學校、孵化園和創業園,暢通銷售出路。

平塘藍莓通過網絡直播走向全國。 徐朦 攝

第六條,突出利益聯結,解決怎麼聯、可持續的問題。通過入股分紅、契約訂單、產業融合、就業務工、反租倒包、飛地模式、種養加銷等方式,將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起來,實現抱團發展,效益共享。

山上種有“搖錢樹”。 李慶紅攝

第七條,突出示范引領,解決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通過打造樣板樹典型,強化培訓推技術,能人帶動示范,發現典型案例,總結成功經驗,打造一批樣板,探索黔南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子。

食用菌採收上市。 李慶紅攝

黔南州農業農村局局長班代榮表示,這七條精准打法,有探索總結的成功案例,也有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的方式方法。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對於縣市“補短板”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為各縣市推動農村產業革命指明方向,明確目標,提供了發展路徑和行動指南,有效避免實踐探索中走“彎路”,起到取長補短、強化弱項的作用。(劉雪紅) 

獨山茶旅融合項目。 李慶紅攝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