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勁、比速度、比效益

銅仁十二“兄弟”烏江比武戰深貧

2020年06月12日08:09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聰

6月8日,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印江自治縣支援發展的一期51萬棒黑木耳首次開採,每天可採鮮木耳超1萬公斤。

此時,沿河自治縣淇灘鎮檬子村,竹蓀加工廠烘烤設備已安裝完畢。萬山區駐沿河脫貧攻堅隊長安紹輝說:“兄弟區縣支援沿河的產業都陸續投產見效,我們也不能落后。”

沿河是省挂牌督戰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銅仁市唯一尚未出列的貧困縣,目前仍有貧困人口6000多戶2萬余人。

決戰深度貧困,牽動著銅仁全市干部群眾的心。今年3月初,銅仁市印發《關於“9+2”幫扶沿河縣產業發展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后,該市已脫貧的9個區縣及大龍開發區、銅仁高新區聞令而動,迅速向沿河發起支援。

十二“兄弟”一條心,齊聚烏江戰深貧。兩個多月來,他們既同心協力攜手並進,又各顯神通暗中較勁,比干勁、比項目、比效益,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殲滅貧困大比武。

比干勁 學習先進鼓士氣

萬山區是銅仁市最先脫貧出列的4個區縣之一,也是最早抵達沿河脫貧攻堅戰場的“兄弟部隊”。3月2日以來,派駐沿河的14名隊員多數至今未回過家。他們長駐幫扶的鎮、村,幫助發展竹蓀、食用菌兩項富民產業,還積極協助當地補短板、強弱項。

真情幫扶,不走過場。其他區縣駐沿河隊伍均傾注真情實意,始終堅守脫貧一線,與沿河干部群眾攜手戰貧。碧江區幫扶沿河工作組副組長張平說:“我們山水同脈、唇齒相依,當然不能‘各人自掃門前雪’,肯定要與沿河‘兄弟’同進退。”

銅仁市啟動“9+2”幫扶協作以來,各縣(區)明確書記、縣(區)長任雙組長,迅速成立駐沿河脫貧攻堅工作組,從脫貧攻堅一線選派精兵強將赴沿戰貧。

11支駐沿河脫貧攻堅隊伍暗中較量比干勁,也激發了沿河干群的戰貧激情。他們以‘兄弟’縣為榜樣,取長補短,鉚足干勁沖,拼盡全力干。

在客田鎮,駐村干部身穿迷彩服,當起了“背簍工”,背砂石、背水泥,幫助群眾改善人居環境。副鎮長張紅鬆說:“兄弟縣來的干部都在真抓實干,咱們自己更不能鬆勁。”

比速度 真金白銀興產業

5月30日,石阡縣投資1160多萬元援建的沿河蛋雞養殖場正式投產,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84天。10萬羽蛋雞全部上籠,預計年產雞蛋3000萬枚,今年的利潤將全部作為沿河3000多戶貧困戶的分紅。

決戰深貧比速度。與沿河“同飲一江水”的思南,不但投入550余萬元支持沿河發展產業,還把思南雙高紅薯產業引入沿河,洪渡、黑水等鄉鎮的1萬畝紅薯已超額完成大田移栽。

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11支駐沿河脫貧攻堅隊伍帶著各自最好的富民產業來幫忙,從項目、資金、人員、技術等方面全方位支援。

目前,銅仁9個區縣共計劃支援沿河8000多萬元,已實施辣椒、食用菌、生豬、生態雞、紅薯等多個“短平快”產業。

大龍開發區、銅仁高新區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把企業引入沿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工廠,助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增收。還引導沿河群眾到大龍和高新區企業就業。

沿河作為“主力部隊”,也搶抓兄弟縣區助戰機遇,建立健全統籌調度、溝通聯系、資源共享、考核管理等機制,推動產業合作項目快速落地見效。

比效益 山村綻放致富花

生豬代養是碧江區的一項重要產業,如今已在沿河落地開花。碧江區投資800萬元在板場鎮愛華、大坨壩、東紅3個貧困村,各建可存欄2000頭生豬的養殖場,大坨壩村生豬代養場已投放豬苗1550頭。碧江區幫扶沿河工作隊干部田愛國說,3個養豬場年可出欄生豬1.2萬頭,可帶動1229戶4792貧困群眾增收。

老產業穩步推進,新產業吹糠見米。官舟鎮黑木耳示范基地,每天吸納近百人務工,預計今年產值可達千萬元,1300多戶5000余人可受益。

產業落地見效,鄉親長期受益。11支駐沿河脫貧攻堅隊伍不僅支援沿河發展好產業,還對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傾力幫資金、幫技術、幫加工、幫銷售,做實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

兄弟傾心幫,自己奮力攀。沿河一邊與兄弟縣攜手發展好辣椒、食用菌、生豬、生態雞、紅薯等產業,一邊借力讓茶葉、空心李、白山羊、中藥材等四大老牌產業提質增效。

決戰深度貧困,銅仁十二“兄弟”齊聚烏江大比武,比出了斗貧志,育出了致富花。今日沿河,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富民產業遍地開花,摘帽出列指日可待。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