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三都:一個“石榴籽村”的脫貧故事

2020年06月04日16:2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三都縣坐落於貴州南部,全縣總人口40余萬,其中97%為少數民族,民族文化底蘊深厚,但這裡各族人民卻像石榴籽一樣,包容互助、團結友愛,攜手共創幸福新生活。

走進都江鎮新合村,漂亮的文化牆、干淨的硬化步道、種滿綠色農作物的庭院,無不彰顯著村容村貌換新顏的嶄新氣象。這裡生活著水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得村裡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村裡處處吹響“團結的樂章”。

今年77歲的白大春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老黨員,曾經還是村裡的老支書。在全村人的努力下,這些年村裡的變化,他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雖然村裡姓氏多,但是我們都很團結,不管有什麼大事小事,大家一起都攏來商量,齊心協力做好。綠化、地面、各個家庭都做得很好,在我們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所以人民群眾得到幸福。”都江鎮新合村村民白大春說道。

同村的白進蓮一家是兩個民族的“聯姻組合”,她是苗族,老伴是水族,但夫妻倆的感情卻如同“石榴籽”一般恩愛,通過發展生姜、養雞等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如今,身邊有兒女,家裡有產業,生活有希望。

都江鎮新合村村民白進蓮說:“政府發了雞給我們養,又給生姜給我們種,生活越來越好,帶動我們老百姓增收致富,我們這個村是民族團結的一個大家庭。”

為了幫助當地群眾實現同全國各族人民一同邁入小康生活的目標,駐村工作隊及各單位派駐三都縣的幫扶干部沉下身、入基層、訪民情、解民意。縣委常委、副縣長馮循春,中央統戰部派駐干部就是其中之一。自馮循春到三都縣挂職之后,結合新合村實際,與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給新合村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如今的新合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甲找村一組還成為了縣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后復墾復綠和庭院經濟示范點。

三都縣委常委、副縣長馮循春告訴筆者:“鄉規民約,民風民俗都非常的和諧融洽,大家就是一個大家庭,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這一塊兒就是三都縣多民族的一個縮影,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三都民族團結示范創建的一個成效。”

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文化,如語言、文字、手工技藝等,而這一點在新合村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地人口基數比較大的苗族和水族兩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和“水語”,隨著民族團結工作的深入開展,當地的少數民族同胞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和諧共生。

一棵樹,可以結出很多碩果。而三都縣,就如同一棵“石榴樹”,結出了許許多多像新合村一樣的“石榴籽村”,全縣各村各族人民心連心,手牽手,團結友愛一家親,在這片美麗的水鄉大地,攜手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共奔幸福小康生活。(韋恩雪 蒙鴿 劉佩佩)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