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村村有美景 處處皆畫卷

2020年05月20日11:43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雄嘎苗寨美麗鄉村。徐渠 攝
雄嘎苗寨美麗鄉村。徐渠 攝

初夏時節,草木繁蔭。清晨,漫步在七星關廣袤的鄉村,呼吸著隻屬於鄉村的清新空氣,享受著拂面吹來的微風。

藍天白雲下,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淨整潔﹔路邊花池裡鋪滿了青苔,菊花、格桑花隨風搖曳……隨意走進一個村寨,都仿佛走進一幅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近年來,七星關區以脫貧攻堅為統領,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聚焦“一改治八亂、兩有三提升”目標,徹底革除農村衛生陋習,努力提升脫貧攻堅形象和成色。

磅礡烏蒙、三省紅都,風景如畫、秀美如斯。

靶向發力,讓鄉村環境中看中用

嶄新的平房,潔白的牆面,鮮艷的瓷磚……看著一排排新房子,對坡鎮新門村的群眾段習江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現在國家政策就是好,房子破了政府還給補助幫助修,現在我也能像其他村民一樣住上安全、干淨的房子了。”段習江高興地說,房子修好了,來年再掙點錢買個車,日子更有盼頭了。

從雜亂無章的舊村庄,到錯落有致的新社區﹔從塵土飛揚的泥石路,到寬闊平坦的康庄道,在危房改造民生項目的推進中,七星關的農村正逐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美麗蛻變。

“一個小坑兩塊磚,籬笆土牆圍四邊”,一米多高的矮牆圈起來的露天旱廁,臭氣熏天,尤其到了夏天,蒼蠅和蚊子到處都是。

這曾是不少農村“土茅房”的真實寫照。

如廁環境差,影響著農民生活的改善,更影響著美麗鄉村的建設。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2018年,七星關區全面推開“改廁”行動,各鄉鎮按照統一標准要求,以建設和完善化糞池、便池、沖洗設備的“兩洗一沖”為主要內容,對農村廁所實施無害化衛生改造。

“新建廁所的高度為2.5米,使用面積不低於2.25平方米,農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整高度和面積。”對坡鎮鎮長范禹表示,改造后的廁所為三格化糞池,同時設置了洗臉盆、便池、沖洗設備,有效地將糞水和生活污水進行了分流。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過去農村垃圾遍地是司空見慣的事,“垃圾圍村”成為一大“痛點”,未經處理的垃圾四處堆放,多年難以降解,既污染環境,又對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脅。

“平時我們會把垃圾分類打包成袋,每天早上8點,垃圾車沿街收垃圾時,我們會統一將其倒入垃圾車裡。”普宜鎮新街社區居民羅英見人就感慨,“原來地上隨處是垃圾,現在街道更加整潔、更加干淨,人的精氣神也好多了!”

垃圾不落地,農村更美麗。

普宜鎮通過科學合理設置垃圾投放點,用村規民約引導村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並且加快農村垃圾收運系統建設,有效地保護了環境。

一把掃帚掃到底。普宜鎮將定點投放在各村的垃圾箱、垃圾桶內的垃圾清運至垃圾處理場,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從收集、收運到處理,形成一條完整的垃圾清運鏈,解決了農村環境衛生突出問題。

“現在我們這裡的老百姓,家家戶戶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淨淨、收拾得整整齊齊,都已經養成了習慣。”村民陳亞軍一邊打掃自家門前的水泥院壩,一邊自豪地說。

創新機制,讓美麗鄉村長長久久

“張支書,中午這麼熱還來巡河啊?”

“不來看一下不放心啊,天雖熱,但走在河邊涼快。”

“那確實,水清了、河邊美了,我才天天到這裡乘涼呢。”

“你在這好好涼快,我還要到水質檢測站上去看看。”

……

這是清水鋪鎮橙滿園社區支部書記兼赤水河村級河長張安福和村民劉俊林的一段對話。

“河長上崗,水質變樣,水清岸綠百姓富,家鄉的赤水河的確不一樣了!”提到赤水河,居住在赤水河沿岸的居民紛紛感嘆。

同樣是在赤水河沿岸鄉鎮的生機鎮鎮江村,村民趙東慶指著立在河道邊的“河長公示牌”喜滋滋地說,“‘河長’的姓名、監督電話都在上面,如果發現有不文明現象,一個電話就可以找到相關責任人。”

走進碧海街道砂鍋寨社區,藍天白雲之下,山巒疊翠,萬物勃發,白牆黛瓦的黔西北風居錯落有致。

優美整潔的環境使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休閑度假村,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帶動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坐在自家的農家樂前面,社區村民陳紅麗一邊洗著大棚種的食用菌一邊和來往的客人打著招呼,臉上的微笑透著自信和滿足。她說:“我喜歡熱鬧,過去村子裡破破爛爛,年輕人都去山外城裡打工,村裡沒啥人氣,現在村裡環境改善了,人氣也跟著回來了。”

“改變”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詞。砂鍋寨社區通過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抓點做樣,持續不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起有效的運行和管理機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留住了原生態的鳥語花香和田園風光,進而帶動鄉村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

農村環境整治,是個老大難問題,“老”在多年陋習,“大”在千家萬戶,“難”在除舊布新。

朱昌鎮在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過程中,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持續補短板、強弱項,通過“五個到位”“四個結合”工作機制扎實開展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以良好的農村環境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

“上衛生廁所、走硬化道路、住規劃房、飲清潔水”,這是時下朱昌鎮農村環境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

隨著我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如火如荼進行,廣袤的田野鄉村,正在見証著一場“改頭換面”的深刻變革。

精准施策,讓鄉村美的實實在在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僅事關脫貧攻堅大局,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我區各鄉鎮街道要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措施,加大投入力度,讓七星關大地的鄉村更加生態、美麗、宜居。”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崔英魁說。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七星關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庄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完善頂層設計、部署重點任務、強化督導檢查,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大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處理,各鄉鎮街道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實現了“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深入開展農村衛生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推進廁所革命。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為契機,加快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庄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加強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

——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據各村社區不同區位條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因地制宜採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推動污水管網向周邊村庄延伸覆蓋。

——提升村容村貌。圍繞脫貧攻堅“補短板”,深入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充分調動護潔員、護路員、護河員積極性,強化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重點整治“亂貼亂畫、亂潑亂倒、亂拉亂挂、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現象,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衛生文明戶、衛生村寨、衛生鄉鎮等衛生創建工作,助推全國衛生城市。

——加強村庄規劃管理。全面完成區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與區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等充分銜接,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優化村庄功能布局,實現村庄規劃管理基本覆蓋。(張廣為)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