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貴州代表委員暢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新生活

2020年05月20日08:21  來源:貴州日報
 

“我非常關心群眾搬出大山后的就業和生活。”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梵淨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麗平在過去的一年,到多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考察,解決了一些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

“這些年,我們在一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了幾十個工坊,開展技能培訓、創造就業崗位,解決了當地不少搬遷戶的就業問題,讓大家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如今,看到居家就業的搬遷婦女變成手拿針線的繡娘,成為人們眼中值得尊敬的非遺傳承人,我感到十分開心。”石麗平說。

曾經放下鋤頭就不知道還能干啥的劉因芝,2018年搬到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安置點后,參與了當地政府和石麗平團隊發起的“巾幗錦繡坊”培訓計劃,成為一名職業繡娘。“我平時上班都在家,不用離開小孩出省打工了,每個月幾千塊的收入讓我們全家過上了好日子。”劉因芝說。

石麗平介紹,公司累計培訓了近兩萬名苗繡手工從業者,帶動了鬆桃自治縣4000多名搬遷婦女在家就業創業,幫助130多名建檔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

搬遷是手段,脫貧致富才是目的。近兩年,貴州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打出系列“組合拳”,助力搬遷群眾就業創業,引領搬遷群眾脫貧奔小康。截至4月30日,我省有勞動力搬遷家庭中,40.21萬戶85.15萬人已就業,佔搬遷勞動力總數的86.9%。同時,建成扶貧車間914個,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17096人﹔建成扶貧基地238個,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8123人。

4月29日,我省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7條舉措,包括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增收政策扶持等,旨在進一步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搬出來只是開始,面對新環境,安置點群眾難以適應怎麼辦?工作生活有困難怎麼辦?”這些年,全國人大代表、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應和主動帶領社區兩委班子上門手把手地教大家怎樣使用新房子、開關門、用水電。他組織開辦了黔南州第一個“移民技術技能培訓學校”,讓搬遷群眾在一起學習培訓,進一步鞏固就業,打開脫貧增收的新渠道,還成立了“移民勞務服務公司”,為發展社區集體經濟,避免搬遷群眾因病因災返貧……

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羅應和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提出的《關於設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產業引導基金助推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議》《關於進一步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配套設施建設資金投入的建議》等三份建議,均已得到落實。“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全面告別貧困后,我隻希望搬出深山的群眾能過得夠好一點,再好一點!”

安置點群眾“搬出來后的生活”同樣讓全國人大代表、黔西南州旅游推介大使、貴州省南中源茶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波牽挂。

今年,韋波准備了12條建議帶往北京。其中一條就是《關於加強易地移民搬遷安置區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建議》。

“從去年的實地走訪、下鄉調研中我們看到,老百姓搬出大山,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電、路、衛生等各方面變化都很大。安置點上,各地利用企業、民族小作坊等帶動就業,這樣的發展讓人高興。但是,就拿居住著布依、苗、彝、回、漢等35個民族的黔西南州來說,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過程中,原居住地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及傳統技藝面臨弱化甚至失傳。因此,急需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韋波認為,關注安置點居民的“下半篇文章”,除了物質生活上的關心幫助,精神上的關心幫助也很重要。讓安置點居民保留原來的風俗習慣,想方設法為他們守護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習俗。

搬出大山不是終點,而是幸福的起點。4年,貴州188萬人因易地扶貧搬遷過上新生活。(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鄧鉞潔)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