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收官年 小康路上花果香︱貴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紀實

2020年05月16日10:12  來源:貴州日報
 

“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貴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身先士卒,既督更戰,抓具體抓深入,研究問題破解難題,推動“三個三”挂牌督戰工作機制壓實責任,動員上千萬干部群眾集中力量,形成打好最后殲滅戰的如虹氣勢。

全省上下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接續發起“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堅決打好“四場硬仗”,狠抓新一輪“五個專項治理”,脫貧攻堅取得決戰之年根本性勝利。

這是世界矚目的亮眼大數據。一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4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85%。貴州從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變為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

這是奔向幸福的壯闊大遷徙。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貴州從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省份,成為率先完成易地扶貧搬遷的省份。

這是拔掉窮根的深刻大“革命”。以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引領,產業革命風馳電掣,“六個轉變”高歌猛進,貴州從農村產業發展最薄弱的省份,發展到農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這是暖透心窩的根本大“保障”。著重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動態清零,基本完成行政村衛生室建設和合格村醫配備,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老舊住房透風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務,基本解決288.2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面建成7.87萬公裡農村“組組通”硬化路。

相約2020,我們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農村產業革命持續深入推進

種養基地遍地起 村民發展門路廣

谷雨前后、種瓜點豆。陽光充足的五月,在烏蒙山區、武陵山區、滇黔桂石漠化區,坡地裡、河谷中、壩區上,茶葉正綠,櫻桃正紅,羊肚菌破土,辣椒苗青青……

兩年多來,我省農村產業革命持續深入推進,種養基地遍地開花,壩區農業提質增效,農業生產效益穩步提升,綠水青山正變成金山銀山。

2019年,我省茶葉、藍莓、李子種植面積全國第一﹔辣椒產、加、銷規模全國第一﹔食用菌產業裂變式發展,產量達到113.8萬噸,邁入全國第一梯隊﹔百香果種植規模擠進全國前三﹔太子參產量佔全國需求量40%,初具全國定價權……

產業結構調優、種養規模擴大、黨建引領加強、組織化程度提升、產品品牌不斷打響……一大批模范典型、有效“戰法”,在脫貧攻堅沖刺“大考”中涌現。

“我們要縱深推進村民自治改革,盤活村內所有資產,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我們要不斷推動改革創新,使村庄持續充滿活力,讓群眾過上幸福小康生活。”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說,“要始終把產業革命和農村改革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8600元。”湄潭縣永興鎮茅壩村黨支部書記肖文海說,近年來,茅壩村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產業,通過“龍頭公司+農戶”的方式,讓村民得到了實惠。

今春,納雍又迎“開門紅”。15萬畝櫻桃醉了游客富了果農,守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

武陵山下,“梵淨抹茶”走向世界﹔烏江之濱,赤水竹子串起一、二、三產業﹔紅水河畔,望謨“跑山牛”跑往浙江﹔烏蒙深處,威寧“三白”(白菜、白蘿卜、蓮花白)走俏東南亞市場……在農村產業革命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導產業做強做大,不斷改寫著“貴州什麼都有”“什麼都好”但“什麼都少”的尷尬局面。

“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上規模、顯特色、亮品牌,農戶告別單打獨斗的傳統耕種方式,在產業革命“八要素”引領下實現了“抱團發展”。基層干部群眾的精氣神越來越好,越干越會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六個轉變”深入人心。

選准枇杷產業,開陽縣龍廣村村民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8000元攀升到2019年的1.8萬元﹔

搞好農民培訓,玉屏自治縣沙子坳村果農改種附加值較高的黃桃,年收入過萬元﹔

通過技術服務,赫章嫁接核桃優勢品種“黔核”系列,每年帶來10多個億的收入﹔

做好資金籌措工作,我省把生態家禽產業作為金融支農的“試驗田”和突破口,今年,榕江小香雞項目已順利融資4668萬元﹔

為用好組織方式“粘合劑”,普定縣探索“一村一公司”發展方式,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一”的致富路﹔

近期,很多縣委書記、縣長還走進直播間,直播帶貨,成為產業革命新“網紅”。校農對接、校企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貴州產銷對接新招越來越多,黔貨出山更通暢,綠色農產品持續“泉涌”。

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方式,貴州各地著力創新利益鏈接機制促進農民增收。把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各種生產要素組合好配合好,向規模、品牌、市場要效益,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斷提高農民積極性,實現了生產效益最大化。

產業革命攪動農村經濟發展一池春水。據統計,2018年,通過產業革命的帶動,45.5萬戶貧困戶戶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4元﹔2019年,帶動111.8萬貧困人口增收。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貴州正奮力書寫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多彩篇章。

【故事】

水城縣野鐘鄉野鐘村老支書鄧吉棟:種好刺梨,讓村民一起富起來

進入5月中旬,水城縣野鐘鄉的刺梨花開得最艷,山野間,散發著陣陣清香,孕育著豐收和希望。

野鐘鄉鄉道邊一面牆上,寫著一行標語:種植刺梨有榜樣,就學野鐘刺梨王﹔畝產刺梨三千斤,鄉裡鄉外把名揚。

朗朗上口的語句,透露出了野鐘鄉人的驕傲、信心和力量。

這是野鐘鄉野鐘村退休支書鄧吉棟寫的。他是一位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對於刺梨,他“愛得深沉”。

曾經的野鐘村,種的是包谷、烤煙,過著貧窮的生活。不甘落后,2014年,村裡組織村民代表到“中國刺梨之鄉”龍裡縣取經,隨后發動村民種植刺梨。當時,也有村民猶豫,鄧吉棟就是帶頭種的人。

刺梨種植后次年挂果,2016年,村民初嘗甜頭。

“我種刺梨有四年,當初不知有價錢,頭年賣了三千塊,二年賣得六千元,三年四年有八萬。”採訪中,鄧吉棟即興編了一首打油詩。現在,他家就種了10畝地的刺梨。“今年爭取掙到5萬元。”他說。

今年已79歲高齡的鄧吉酷愛編寫打油詩。關於刺梨的詩作,他就寫了70余首。“野鐘鄉來野鐘鄉,刺梨花開刺梨香﹔黨建引領搖錢樹,致富不忘黨中央。”這是他最新寫的一首。他說,他的願望就是種好刺梨,讓村民一起富起來。

如今,野鐘鄉種植刺梨5.5萬畝,種植農戶334戶,其中建檔立卡戶127戶。2019年,野鐘鄉產出刺梨鮮果373噸。

“我們將不斷提升撫育管護標准,產出更優質的刺梨果,促進刺梨產業健康穩步發展。”野鐘片區刺梨管護站站長樊章富說。

在產業革命中,刺梨也是水城縣脫貧攻堅特色產業之一,政府大力扶持引導,深入推進“三變”改革,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著力打造刺梨產業利益共同體。目前,水城縣刺梨種植面積39.6萬畝,涉及23個鄉(鎮、街道)96村(居),覆蓋農戶37358戶16217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367戶43101人。

【產業革命成績單】

111.8萬

2019年,農村產業革命帶動全省111.8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全省茶園面積達700萬畝,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

650萬

截至2019年底,全省中藥材面積超過650萬畝,產值超過160億元。天麻、石斛、白及、太子參種植面積全國第一。

截至3月31日,我省蔬菜完成種植面積398萬畝、產量64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8.9%﹔水果產量13.4萬噸、產值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8%。

畢節從“試驗”邁向“示范”

兩條底線一起守建好青山得金山

畢節,貴州高原上決勝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一個讓歷屆中央領導挂念的地方。

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賦予畢節試驗區“兩新使命”: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

2018年7月18日,畢節試驗區建立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確保畢節試驗區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要做好同2020年后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900多萬畢節兒女牢記囑托,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統一戰線和深圳、廣州對口幫扶城市及社會各界的無私援助下,奮力拼搏,推動畢節試驗區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如今的畢節,滿山蒼翠,交通便捷,特色產業星羅棋布,脫貧攻堅收官在即,鄉村振興揚帆起航。

初夏的七星關區生機鎮鎮江村生機勃勃,成片的柑橘、李樹、桃林,從河谷漫延到山頂。村支書張義說,再過段時間,等桃子、李子熟了,“採摘游”就熱鬧起來了,“我們的水果銷往全國各地。”

“看到沒,那是廈蓉高速赤水河大橋。”順著張義手指的方向,不遠處便是四川省敘永縣雪山關。“是南來第一雄關,隻有天在上頭,許壯士生還,將軍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雲低。”蔡鍔將軍行走川黔交界時,曾“題雪山關”,可見當年路途的艱難,與今天廈蓉高速穿山越壑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的畢節,縣縣通上了高速公路,飛雄機場20多條航線與全國相連,特別是成貴快鐵的開通,將畢節帶入了快速發展的高鐵時代。“大動脈”暢通無阻,“毛細血管”四通八達,村村、組組通上水泥路,烏蒙山區已變成了“高速平原”。

大交通帶來大開放,打開了畢節試驗區發展的視野。人們的目光盯向了長三角、珠三角,並融入長江經濟帶,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市場信息傳進大山,農特產品走出大山。威寧的蔬菜、蘋果,織金的皂角精、南瓜,納雍的茶葉,赤水河谷的柑橘等農特產品走進北上廣,走向了日本、韓國、東南亞。

在“試驗”中,畢節市堅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一起守,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兩座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態美兩個成果一起收”,結出累累碩果。

赫章縣海雀村,山上鬆濤陣陣,山腳溪流潺潺。30多年前,村支書文朝榮帶領村民把30多個和尚坡種成了萬畝林海,山上的林子保住了山下的水土,人們的庄稼有了好收成,曾經4個人隻有3個碗的貧困日子一去不復返。

如今,文朝榮的兒子文正友接過了父親的擔子,帶領村民依托良好的生態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就突破萬元大關。“依托良好生態做好林下中藥材種植和生態旅游兩篇文章,海雀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們將繼續努力,向著鄉村振興的目標,為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做出自己的貢獻。”文正友說。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當前,納雍、威寧、赫章三個還未出列的貧困縣,七星關、織金兩個貧困人口還超過萬人的縣區,都進入了決戰決勝貧困的收官階段。茶葉、蘋果、核桃、刺梨、皂角……一座座綠色的山頭,就似一座座金山。山上的翠綠拱衛著山下的沃土,良好的生態和涼爽的氣候成了畢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優勢,威寧高山冷涼蔬菜、七星關區大白蘿卜、大方皺椒、織金南瓜、黔西香蔥等生態綠色產品走俏市場。林下經濟也風生水起,天麻、冬蓀等中藥材讓曾經的荒山變成了一座座“富礦”。

大交通破除發展瓶頸,大生態轉化成富民財富。依托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清涼氣候等資源,畢節市文化旅游產業不斷提質升級,已從走馬觀花的景區游向康養休閑避暑游發展,百裡杜鵑、油杉河、韭菜坪成了川渝以及廣州等地游客康養避暑的“打卡地”。

近年來,畢節市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相繼投入242.08億元建設國家儲備林280萬畝,發展經濟林37.58萬畝。目前,該市森林面積達2182.75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57%。依托良好的生態,畢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風生水起,脫貧攻堅快馬加鞭。2014年至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266.7億元上升到1901億元,貧困人口從151.7萬人下降到12.5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223元成功突破萬元關。

當下,畢節試驗區圍繞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做好同2020年后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超前部署建設新發展理念示范區,並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苦干實干、勠力同心,隻爭朝夕、久久為功,一個更加富裕、更加和諧、更加美麗的新畢節,正在烏蒙深處崛起。

【故事】

黔西縣中建鄉返鄉能人楊倫談家鄉巨變: 既熟悉又陌生,讓人興奮

“既熟悉又陌生。”

這是楊倫回到家鄉——黔西縣中建鄉營盤村的感受。

雖然已經回家半年,楊倫依然在“興奮”中。

楊倫今年32歲,6年前,在親戚的引路下,他先后到柬埔寨、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打拼創業。去年10月,他回鄉看望父母,家鄉的變化讓他震驚,也留住了這個游子的心。

中建鄉曾是全省100個一類貧困鄉,過去交通閉塞,在黔西縣“窮出了名”。“記得離開家的時候,從坑坑窪窪的毛溝路走到公路邊,坐三四個小時的車才到縣城。”楊倫說,那時候,各家各戶房前屋后養著雞鴨還有牛,“環境太差了。”

現在的中建鄉,白黔高速直達,山地農業和山地旅游一體化發展,以漂流和休閑度假為特色的中果河風景區游人不絕。楊倫的家就坐落在3A級景區“月亮灣休閑度假村”裡,他把閑置已久的老屋改造成了一家鄉村民宿。在營盤村,共有20多家民宿,鄉村旅游激活了這個沉睡的村庄。

返鄉的楊倫,在村“兩委”的鼓勵下,今年初,通過競聘當上了村主任助理。隨后,他和其他村干部帶頭,以資金入股成立產業發展合作社,成為帶領鄉親脫貧奔小康的領頭雁。

道路通了、旅游旺了、合作社辦起來了、群眾富起來了。走綠色發展之路,中建鄉村民脫貧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小康生活不遠了。”楊倫說。

【畢節試驗區發展成績單】

57%

全市森林面積2182.75萬畝,森林覆蓋率超57%。

鐵路運營裡程538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981公裡,飛雄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21萬人次。

1901億

2014年至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266.7億元上升到1901億元,貧困人口從151.7萬下降到12.5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223元到突破萬元大關。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

告別大山歲月好 搬進城鎮幸福多

4年,讓188萬群眾搬出大山,帶著憧憬住進新家。

在全國搬遷規模最大、搬遷任務最重的貴州,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圍繞“六個堅持”,創新抓好“五個體系”,寫就了一篇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文章。

搬遷人口要穩得住、能脫貧、逐漸致富,必須持續幫扶、久久為功。貴州在繼續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基層黨建體系“五個體系”建設的同時,加速推進安置點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推動安置區與城鎮一體化建設發展,確保搬遷群眾與當地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務,真正融入城鎮生活。

今年2月,貴州將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作為脫貧攻堅挂牌督戰的重要內容,全面吹響了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的“沖鋒號”,要求6月30日前,挂牌督戰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全面建設完成,8月底投入使用,確保不因搬遷而導致搬遷群眾子女輟學情況發生。截至目前,946個安置點所在街道(鄉鎮、村)原有教育資源已消化解決搬遷子女201258人就學(含在外就讀學生),已建成573所配套學校,解決搬遷群眾子女128621人就學問題。

有工作才穩得住。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中,貴州把就業放在最突出位置,以縣為單位、以安置區為單元,全力做好搬遷勞動力全員培訓和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同時,通過發展產業、對外勞務輸出等多種方式,確保有勞動力搬遷家庭每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

以前放下鋤頭就不知道還能干啥的羅桂芳,搬到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后,就跟著唐人坊扶貧車間的師傅學習“唐人娃娃”制作技藝。“跟師傅好好學,爭取早點出師。”這是她現在最迫切的願望。

曾經在外打工多年的王妹霞,現在在六枝特區落別鄉合怡興民族手工藝品布依特色染織刺繡車間做一名刺繡工。“搬到新家后,小區裡就有工廠,不用出去打工了,而且我在浙江廠裡學到的手藝在這裡也有用武之地,工資收入也差不多。”她說。

4月29日,貴州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17條舉措,包括鞏固勞務輸出成果、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增收政策扶持等方面,以進一步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近兩年,貴州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打出系列“組合拳”,助力搬遷群眾就業創業,引領搬遷群眾脫貧奔小康。截至4月30日,我省有勞動力搬遷家庭中,40.21萬戶85.15萬人已就業,佔搬遷勞動力總數的86.9%。同時,建成扶貧車間914個,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17096人﹔建成扶貧基地238個,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8123人。

大山深處,看病難。而現在,“小毛病不用挨,慢病有新政策,負擔輕了,日子更有盼頭。”搬到劍河縣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區的63歲粟周然說,“最滿意的是下樓就是衛生站,隨時能夠量血壓。”

搬到哪裡,服務就延伸到哪裡。貴州所有安置點在項目建設時就同步謀劃了社區衛生室。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集中安置區醫療配套項目383個,在建5個,並納入挂牌督戰,今年6月底將全部建成投用。部分集中安置區依托周邊醫療資源,保障了搬遷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咬定目標不放鬆,狠抓落實再加勁。如今,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已實現了“六個100%”——100%實現教育配套設施全覆蓋,沒有一個搬遷子女失學輟學﹔100%實現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1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100%設立街道辦事處﹔200個3000人以上集中安置區100%設立警務室﹔842個集中安置區100%設立綜合服務中心(站),實現綜合服務全覆蓋﹔有黨員的集中安置區100%設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黨的基層組織全覆蓋。

搬出大山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圍繞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逐漸能致富”的目標,貴州將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全面促進搬遷貧困群眾后續發展。

【故事】

榕江縣東環陽光小區搬遷群眾楊老漢:這日子,過得像做夢一樣!

5月13日清晨,榕江縣東環陽光小區,人們陸續出門上班。

“從農民變工人。”58歲的楊老漢說,就像“從糠籮跳進米籮”。

楊老漢因腳傷未愈待在家裡,他的愛人已去附近的菌棒廠工作。

東環陽光小區是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離月亮山腹地一年多,“過上城裡人的生活”,楊老漢說已經完全習慣了。

“我18歲就結婚了,19歲第一個孩子出生后,為了賺錢出門打工,后來又有了老二、老三,壓力大,我20多年都在外面跑,等孩子長大了,他們也都出外打工,隻有春節才能團圓。”楊老漢說,幾年前,由於年齡大了,他才回到老家——月亮山腹地的計劃鄉加兩村,和老伴一起種地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2018年,楊老漢一家搬到東環陽光小區,分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老伴還找到了工作,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了。”他說。

東環陽光小區位於榕江縣城東北部,不遠處就是車江萬畝蔬菜大壩,小區居住著來自19個鄉鎮的1627戶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含建檔立卡貧困戶8107人。青壯年在政府的組織和鼓勵支持下,紛紛前往外地務工,余下的大齡人群則就近在工業區和大壩上工作。

“大壩那邊用工多,每天我們都要組織人過去,早上出工,還有專門的公交來接。”陽光社區副主任何左冰翻說。社區外面的一面公示欄上,挂著一疊厚厚的用工表,寫滿了當月的人員出工情況,周邊還貼滿了用工需求。

新生活帶來了新機遇。楊老漢說:“這日子,過得像做夢一樣。”

【易地扶貧搬遷成績單】

85.15萬

截至4月30日,40.21萬戶有勞動力搬遷家庭實現就業85.15萬人,佔搬遷勞動力總數的86.9%。

目前,946個安置點所在街道(鄉鎮、村)原有教育資源已消化解決201258名搬遷子女就學﹔建成573所配套學校,解決了128621名搬遷適齡學子就學問題。

97.10%

需轉移戶籍的179.77萬名搬遷群眾中,已轉移戶籍174.55萬人,佔97.10%。

截至4月底,97.73%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已繳納醫療保險,93.61%的搬遷對象已繳納養老保險,99.4%符合條件的搬遷對象已轉入安置地城市低保。(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鄧鉞潔 金忠秀 吳傳娟 謝朝政 劉藍嬰 劉悅 梁聖 曠光彪 通訊員:郭君海)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